侯晓东 赵红英 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张海波
立春过后,四川达州宣汉县马渡关镇得胜社区的1300余亩高标准农田里,儿菜、芥菜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铺满山头。2月20日,国网达州宣汉县供电分公司马渡关供电所的10名志愿者身着红马甲,与当地居民一起抢收儿菜,田间一片忙碌景象。
得胜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继介绍,社区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导致去年秋天种植的儿菜、芥菜面临收获难题。向供电所求助后,供电所所长杜德浪立即带领志愿者前来帮忙抢收,避免了蔬菜因过老而影响口感。
得胜社区地处低山丘陵,居民收入以劳务输出为主,长期缺乏劳动力导致大片土地撂荒。2024年7月,马渡关镇政府将1300余亩撂荒地集中打造为高标准农田,采用“居民+集体”合作模式,春种稻谷、玉米,秋种青菜、油菜,后期加工成泡菜、酸菜,通过“线上+线下”销往成都、重庆等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初期,供电所提供了临时施工电源,保障了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的用电需求,大幅提升了农田硬化效率。2024年11月底,农田试验性种植的儿菜、芥菜苗长势良好。为提高菜苗存活率,供电所还安装了抽水电源,并为社区引进的聚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加工厂安装了15千伏安的三相电,保障了后期加工的可靠供电。
加工厂负责人李波表示,这季青菜预计收成400万斤,可加工成约100万斤成品咸菜,包括腌菜、酸菜、泡菜等,还将制作川味烧白,并注册“八娘妙”乡村振兴品牌,预计销售收入达280余万元,是去年村集体收入的七倍多。
此前,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泡菜加工厂,每年收入约4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成后,不仅解决了菜源问题,还带动了50余人就近就业。电气化设施的加入让腌菜提早进入市场,恒温晾晒房的使用更提升了腌菜口感,居民收入也通过分红大幅增加。
供电所工作人员当天还检查了加工厂的用电设备,及时处理了安全隐患。李继表示,社区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并修建排灌站。杜德浪称,供电所已将相关用电需求纳入春季农网改造计划,全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电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