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游客权益、守绿水青山、促景区发展 宣汉巴山大峡谷内小法庭大作为

2022-03-29 16:43:21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袁敏

达州频道 赵权军

“农历二三月是播种季节,抓紧时间协调土地和树苗,赶紧载完这1500棵树苗,为巴山大峡谷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实践基地建设开好头。”说话的是宣汉法院的巴山大峡谷旅游环保法庭负责人向建洪。

3月28日清晨,他再次驱车翻越多道山梁,查看桑树坪度假区周边荒山,与村社区干部和景区管委会协调土地。“我们计划在这里种紫薇树、红叶树、樱花等树木,既能丰富景区景观,又能修复被破坏的生态。”

与其他基层法庭不同,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巴山大峡谷旅游环保法庭辖区包括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喀斯特岩溶地貌山地峡谷型景区,承担4个土家族乡镇7万多居民,以及每年100余万游客的司法服务和审判任务。

近年来,宣汉启动“文旅靓县”战略,文化旅游作为朝阳产业培育。“这也是巴山大峡谷旅游环保法庭被设立的初衷。”向建洪说,该法庭设立目的是护游客权益、守绿水青山、促景区发展、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生态修复与保护 用法院力量建美丽景区

巴山大峡谷旅游环保法庭,是2020年12月31日,宣汉法院在原宣汉县渡口土家族乡法庭基础上,结合景区发展实际,整合周边乡镇审判服务资源,组建的一处集中审理民事、刑事、行政、经济纠纷等类型案件的基层法庭。

向建洪解释,这个法庭“特殊”在于将常规基层司法服务结合生态修复和保护,既守护巴山大峡谷生态环境,又保护游客及居民权益。

因此,宣汉法院计划今年在桑树坪度假区打造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实践基地,即对景区内的生态环境较差区域,通过3至5年持续不断地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增加植被面积,使该地的生态得到更好地修复。

“趁春季雨水充足,气温适宜,5月前栽完1500棵树。”向建洪说,目前该法庭已组织当地居民在桑树坪度假区边的荒山栽种紫薇树、红叶树、樱花、紫荆花等树苗。“待树苗存活,全部成林后,将成为又一处网红打卡点。”

不仅如此,在宣汉法院的计划里,这里还将被作为该县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宣传教育基地,成为法官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典型案例的最佳场所。

按照生态优先原则,宣汉法院试点建设巴山大峡谷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实践基地同时,还在景区内启动了生态修复基地集中补栽补种示范点和生态修复放流点建设,将司法审判服务结合景区发展和生态修复需要,用审判力量助推景区快速发展。

多部门联动 多元解纷守护游客权益

“你在景区内,如果遇到财产损失、人身损害或其他问题,可通过法庭绿色通道起诉,法官将启动简案速裁程序,及时解决你的问题。”虎年春节以来,巴山大峡谷景区游客增加,向建洪带领法庭干警,每天都在游客中心大厅等人流密集处做法治宣传。

向建洪说,给游客详细讲解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旅游法律法规等知识。“一整天忙下来,口水都说干了,但看着景区的治安和秩序越来越好,再累也是值得的。”

据初略估算,自巴山大峡谷旅游环保法庭成立以来,已快速审结各类涉旅案178件,景区内各类涉旅纠纷矛盾发生率下降趋势明显。

按“游客走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到哪里”原则,巴山大峡谷旅游环保法庭梳理出涉旅纠纷案件特点,为性质、特点各异的纠纷量身“订制”涉旅案件审判方式,即建立一支专业化旅游审判团队,通过网络立案、流动办案、速裁速审、判前沟通、及时赔付等方法,与游客、企业、旅游主管部门、景区管委会、派出所、司法所等联动,快速化解各类涉旅类纠纷矛盾。

在多元化解群众纠纷矛盾上,该法庭在景区和周边乡镇设立8个法官工作站,邀人民调解员进驻,通过委托调解、特邀调解、协助调解等途径,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这些法官工作站2021年就成功调解了122件纠纷。

巴山大峡谷旅游环保法庭还利用巡回审判宣传车,深入景区腹地化解矛盾纠纷230余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740余人次。宣汉法院副院长冯超说,“变以前‘摆地摊式’法治宣传为沉浸式司法审判服务,该法庭可全力助推辖区内文旅事业发展。”

宣汉法院院长董小飞说,巴山大峡谷旅游环保法庭将继续发挥前沿阵地作用,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景区内的旅游环保司法服务和保障,围绕守护绿水青山,守护游客权益,守护公平正义,塑造“人民法庭+大峡谷守护神”的法治文化品牌,为宣汉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增添法治亮点。

(图据宣汉法院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