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养殖场成了试验田 宣汉破解“有技术没平台”难题

http://www.scol.com.cn  (2017-04-11 09:18:24)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陈娇徐洋 徐莉莎  

    322日,达州市宣汉县明月乡重石村蜀宣花牛明月养殖场,股东桂成一早就来到牛棚,反复向饲养员强调,“一定要喂青饲料和酒糟,不然牛会叫个不停。”除了股东,桂成还有个身份:宣汉县畜禽繁育改良站工作人员。

    蜀宣花牛是宣汉县畜禽繁育改良站历时30余年培育成的乳肉兼用牛。2012年,国家农业部发布公告命名并颁发“蜀宣花牛”(畜禽新品种)证书。

    由于在编在岗的农科人员不能搞第二职业,蜀宣花牛产业在发展中遇到了“有技术没平台”的问题。

    20146月,宣汉县被确定为全省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当年底,宣汉县发布改革试点方案和实施细则,鼓励在职农业科技人员以带薪离岗、兼职兼薪等方式,承包、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开展技术服务等创新创业活动,3年内保持原有身份、职级、待遇“三不变”。

    有了政策支持,改良站站长石长庚,带领包括桂成在内的16名站内成员,并引进两名养殖业主共同投资700万元成立了宣汉县蜀宣花牛明月养殖场。

    养殖场不仅成了蜀宣花牛的对外销售窗口,也成了科研人员的试验田。以仪器使用为例,以前母牛怀孕,只能靠经验判断,有时怀孕了都不知道,无法精心照料导致产子率低,现在有了B超仪器可精确诊断母牛孕情,母牛产子率提高近50%

    养殖场也促进了农技人员的技术升级。“以前农技人员没有实战经验,出去给农户培训也就照本宣科说个几分钟,现在可以滔滔不绝一小时。”

    目前,养殖场有蜀宣花牛500头,年出栏2000头,带动周边农户26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每年年底,拿固定工资的桂成和同事们也得到了额外的收益。

    在宣汉,与桂成一样参加创新创业的农业科技人员共有280人。截至目前共计申报创新创业项目124个,创办实体48个,技术服务、技术入股20个,课题研发56个。

    为给科技人员“壮胆”,宣汉还配套了创新扶持政策,确保农技人员创新创业优先规划,创办领办项目优先立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优先投入,农业科技项目基础设施优先配套。

    宣汉县财政每年还预算专项产业扶持资金1000万元,对一年内投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科技经济实体给予40万至100万元资金扶持;对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人员或团队,支付5万至10万元服务费。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