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耕新|“机器换人”统一育苗 达州市通川区这样备耕

2022-03-03 10:10:22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袁敏

达州频道 徐洋

“这是我们村的旱育秧集中育秧点,村里农户都来一起耕地育种,今年我需要领20斤秧苗移种到自家十亩田地。”3月1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趁着阳光正好,在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月岩村20亩育秧点上,69岁的村民何寿礼正挥舞着锄头和村民们一起整理耕地。

据了解,这样的集中育秧点在通川区金石镇有三个,育出来的秧苗可供600亩田地耕种。

“我们村有1300亩基本农田,基本都是农户自己种植,多的有十来亩,少的也有1、2亩,每年我们的大米生产出来以后都能销往全国。”金石镇月岩村村支部书记王清年介绍到。

通川区金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在伦说,该镇实行集中育秧已经好几年了,这样做可以实现集中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规范,“我们引进的是产量较优米质较优的高山大米,现在是整理田地的时候,三月中旬开始育秧,秧苗育好以后,再分给各个农户移种到大田。”

据了解,2022年,通川区金石镇粮食播面预计4.1994万亩,其中水稻2万余亩。

王在伦说,“我们规划以月岩村为核心,辐射带动七里村、土门村、阳鹤村规划发展一万亩粮油生产核心示范园区。”

何寿礼说,除了秧苗,他家剩余的两亩地将栽种大豆玉米。

除了粮食,金石镇还有8000亩大豆种植任务。为种植大豆,金石镇也是想尽办法,王在伦介绍到,“我们将发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500亩,幼果林间大豆3000亩,腾退低效林种植大豆100亩。

翻土耕作、开厢起垄、嵌细刮平,这是农业耕作的主要流程,如今在达州市通川区的春耕现场,“机器换人”让当前的田间管理作业效率迅速提升。

在距离金石镇30公里的北山镇丰登村春耕现场,三辆机器不停地穿梭在农田里,“比如说这个开沟机,平均5分钟就可以开垦一道沥水沟,如果换做人工,一个人挖一条沟至少得四个小时。”通川区农业局农田建设股工作人员李力介绍到。

机器大大缩短了人工。

四川在线在现场看到,围绕着供给北山镇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的石峡子水库周围,目之所及之处均在进行着紧张的春耕备耕。

据李力介绍,包括丰登村在内,涉及石龙村、铁佛村3000亩耕地,2022年将发展大豆玉米套作种植,“为了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今年,我们将塝上田改种为大豆玉米间作即一行玉米两行大豆。”

“我们已采购大豆缺口种子170吨,目前已到位大豆种子100吨。”通川区农业局局长杨馥繁介绍,2022年,通川区将通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幼果林间作,撂荒地复耕、腾退低效林,推广田埂路边豆等方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解决扩种大豆“地”问题。

49800亩是2022年通川区扩种大豆面积,其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为31800亩,特色产业基地间作大豆面积10500亩,撂荒地复耕种植大豆6500亩,腾退低效经果林种植大豆1000亩。

目前,通川区对117名包村技术员、村组干部、农民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培训指导,帮助解决大豆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同时,通川区将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面积5000亩,层层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新技术、新机具示范展示,推动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发展。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