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徐洋 杨迎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据达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计,截至2023年末,达州市共有耕地647.79万亩。
达州在耕地保护上以“长牙齿”硬措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达州以田长制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田长的前哨作用,全面推进“地有人种、田有人管、责有人担”的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模式。全市优化设立各级田长3983名,网格员5887名,设立公示牌2247个,“人田对应”关系全面建立,每一块耕地都有自己的“田管家”,以“田长制”实现“田长治”。
达州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科学统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选址,最大限度推动耕地“节流”。2024年以来,全面完成15个补充耕地项目建设,新增并备案耕地4592亩,其中水田3035亩,旱改水393亩。恢复耕地14.44万余亩,耕地面积净增加6.64万亩。
达州推动开展全市耕地违法违规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严问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州在珍稀动植物的保护管理上也尤为关注。据达州市林业局统计,截至2024年,达州市古树共3647株,树龄最长的距今1261年,是位于大竹县庙坝镇福城村的黄葛树,树高14米,胸围760厘米。
达州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2020年底,达州市完成了古树名木的建档挂牌工作,古树挂牌率100%。每株古树均配有二维码,确保每棵古树都有“身份证”。
此外,达州市共有野生动物300多种,其中,兽类60多种,鸟类180多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0余种,鱼类8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共有31种,其中属一级保护植物3种,属二类重点保护10种,属三级保护的植物18种。
(海报制作:杨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