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频道 钟文博
“面对使命担当,我们怎么作贡献?”“面对激烈竞争,我们怎么找出路?”.....近日,面对达州“新阶段七问”,达州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全体党员干部一场集体学习展开,围绕提高政治能力、改革攻坚能力,立足组织、党建工作职能职责进行讨论交流。
自达州市开展“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以来,达州高新区坚持在大学习中“悟透”、在大讨论中“悟真”、在大调研中“悟实”,扎实推进“三大活动”有序开展,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积极行动,创新思维举措,掀起一场激荡智慧的“头脑风暴”,迸发出助力高新发展的新活力。
5月21日,达州高新区举办“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党史学习教育党工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暨领导干部读书班,学员们立足学党史、悟“三新”、应“七问”、做表率,研讨交流达州高新区打造中国纤谷、建设智汇新城、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等重大问题,并就如何坚持对标补短,交出达州“新阶段七问”高新答卷,做了深入思考和谋划。
党群工作部在扩区调位后第一时间深入新划转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宁小礼带领党群工作部和相关部门调研省市级挂牌的基层治理示范点位——河市镇长航社区、石板街道石板社区,副部长覃小兵带队深入金垭镇真山村、水口村,调研木兰农场、蓝莓基地产业发展和塔罗科血橙收益等相关情况,听民情、访民意、察民生,通过实地察看、问询探讨等方式,详细了解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高新区市场监管分局提出,要以三大活动为指引,切实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巩固、深化、提高教育活动成果,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理念贯穿到工作当中去。
高新区生态环境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结合新发展理念,及时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工作部署,落实工作任务;
金垭镇党委致力于把“三大活动”开展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和服务乡村群众的强大动力,开展“融入高新区,我该怎么看、怎么办、如何保障”专题讨论;
河市镇党委开展“加快融入高新区,河市在行动”大讨论,深入成都社区、龙家庙村开展调研;
石板街道围绕“融入高新,加持空铁优势乘势而上”开展“抓实服务保障,石板怎么干”大讨论,党员干部到三牌社区、梯岩村现场调研。
自“三大活动”开展以来,达州高新区紧紧围绕“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统揽,推动达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推行‘链长制’,助力达州高新区产业集群成势”等大调研课题,在学习讨论中凝聚发展共识,在调研走访中厘清发展思路,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以“十抓”为着力点,全力推动达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一抓“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与新兴产业培育并举,特色发展以高性能纤维为主的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以光电显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产业。
二抓“项目落地”。推行“一条产业链、一名区领导挂包、一个专班推进、一套政策支持”的“四个一”产业工作机制,在招引、生产、研发、推广等方面实行“一条龙”服务,推进产业延链集群发展。
三抓“数字赋能”。加快创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导示范区,建设数字孪生城市,实现关键岗位“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
四抓“企业主体”。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缓解融资难题。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行动,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确保年均新增高企10-15家以上。
五抓“平台载体”。规划建设达州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四川文理学院达州高等研究院),稳步推进国家级孵化器和省级玄纤实验室建设,新培育国省级创新平台10家以上。
六抓“人才支撑”。实施人才引进“十百千”工程,引进十名杰青、长江、院士等高级专家,百名行业知名学术带头人,千名硕博人才,探索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鼓励有能力的领军人才“揭榜”,协同攻关技术难题。
七抓“产学研合作”。链接知名高校,借智科研院所,引进服务机构,推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
八抓“创新环境”。聚焦创新资源整合、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基础完善等重点工程,着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的高新园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九抓“推进机制”。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考核化”工作机制,构建目标清晰、责任明确、推进有序的工作体系。
十抓“考核机制”。探索实行“身份锁定、岗位管理、绩效薪酬”人事管理模式,实行聘任制、绩效考核制,按规定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薪酬制度。
以学促知,致知于行。达州高新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三大活动”开展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以活动成果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更大魄力、更强劲头推动国家级高新区争创工作。(图据达州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