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 方 体
2019年10月以来持续大雨使达州市公路养护中心所辖道路沿线山体含水量达极值地质灾害极易发生,为加强对山体的监控,该单位加大了对道路巡查的力度。10月7日15时路巡人员巡视至国道542线K337+350(小地名:大河沟)处时,发现路面有落石,经预判该处左侧山体有坍塌的可能。为防止意外,路巡人员立即在此设立交通警示同时驻点进行无缝观察。下午17时15分,该处道路左侧长约100米、宽约8.5米、高约20米的山体开始滑坡,导致约2000多方的坍塌体瞬间堵塞交通并向右侧民房倾移致使交通堵塞车辆滞留并引发群众恐慌。
清 运
险情发生后,该单位第一时间向上级单位汇报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市养护中心主要领导带领应急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对外联络组于17时30分赶到现场指挥道路抢险。在集结中,对外联络组通知交警和路政单位分别负责滑坡区域内外的交通管制,同时通知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地质勘测及通信管线等单位到现场进行联合抢险;后勤保障组到现场后增派安全员配合先期路巡人员加强对滑坡地带的观察,防止二次灾害对人员的伤害。同时以向外围增放警示锥、牵拉警戒线等手段来扩大抢险范围以便抢险设备的作业。将滑坡段居民、围观群众及滞留旅客转移至抢险区域外的安全地段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为尽快减少旅客滞留时间确保群众安全,应急抢险组按“先抢通、后保畅”的原则迅速组织50装机2台、运输车4辆、小型清扫设备10台及工人20名投入到抢险工作中来。
通 行
抢险中,安排机械在断道处的两端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同时相向作业,先清运外围零星垮方,再突击清理靠山一侧的大量垮方。同时安排工人手持清扫设备对清运后的主道进行冲洗和清扫,保证车辆在通行时不滑溜。尽量扩大主道与辅道的宽度,使车辆能短暂双向通行。在历经半小时的紧急疏通后,滞留车辆于当晚18点22分利用辅道及部分主道在管制人员的指挥下双向通行。待滞留车辆全部通过后,再次投入抢险工作中,过往车辆按每间隔10分钟交替放行。抢险时先将能装运的落石用车辆运输至弃土场,对车辆无法装运的较大垮方体进行临时安放,待主道抢险完毕再破碎清运至弃土场。同时宣传报道组将在现场进行抢险的过程及时向社会公布以便过往车辆调整行程线路,确保作业点的交通通畅。
在市交通运输局的坚强领导下,市公路养护中心按应急预案响应迅速、组织有力、分步实施。通过3个半小时的奋战,抢险工作于2019年10月7日晚上20点50分正式结束,塌方路段交通恢复畅通。为巩固战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该单位一是24小时对滑坡点进行监控以防次生灾害发生;二是安排人员对所辖道路易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点进行排查、监控,做好记录;三是待土质结构稳定后立即安排设计单位对该点及沿线风险点进行勘察,尽早拿出排危设计方案上报后实施确保沿线群众及过往车辆的安全;四是做好道路抢险的善后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图片由达州市公路养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