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启动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三年攻坚 2027年前培训超万人次

2025-11-04 10:11:1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四川在线达州观察 刘晓慧

近日,达州市印发《达州市制造业技能人才培育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通过“订单培育、平台赋能、产教融合、职工提能”四大计划,系统性提升制造业及配套服务业技能人才供给能力。

《方案》明确,到2027年,全市将组织技能培训超10000人次,新建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建成1个市级和4个县级公共实训基地,推动20家重点企业建立标准化职工培训中心,为达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在“订单培育”方面,《方案》提出深化“管办分离”培训模式,由人社部门统筹规划,行业企业主导实施,社会机构参与;构建“培训—评价—就业”一体化服务机制,力争培训就业匹配率达80%以上。同时,建立“企业—园区—行业”三级需求动态摸排机制,每季度聚焦磷硫化工、锂钾综合利用等重点产业开展用工调查,形成全市统一的培训数据库,推动“需求引导+定向培养+精准输送”模式落地。

“平台赋能”领域,达州将构建“1+N”公共实训基地网络,重点建设1个市级综合基地为龙头、多个县级特色基地,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实施技能大师工作室“十百千”计划,在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等领域建设10个示范性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培养百名高技能骨干、带动千名工人技能提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将依托园区、企业和院校资源,每年为能源化工、电子商务等产业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

《方案》支持院校根据产业需求,增设物联网、新材料等紧缺专业;鼓励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教学站点,推行“车间即课堂、项目即教材”实景教学,建设8个特色专业和2个现代产业学院。此外,全市还将全面推行“工学交替”模式,组织学生进入链主企业带薪实习,并加强虚拟仿真实训与质量评价。

在“职工提能”上,《方案》鼓励企业通过“周末班”“夜校”等形式开展自主培训,确保龙头企业年度培训规模1000人次以上;支持企业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面推行“新八级工”制度。同时,推动企业建立技能等级薪酬制度,对首席技师参照管理层落实待遇,并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