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岗” ,照顾老小和挣钱两不误

2025-10-20 11:18:3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王代强 文/图

“厂房和设备足够多,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我们还要大量招人。”10月17日,达州万源市铁矿镇南门社区,四川和誉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誉玩具”)车缝部车间安静得只听见脚踩缝纫机的声音,10多名工人埋头缝制无绒玩具缝口,车缝部主任何影也亲自上阵。

车缝部工人埋头缝制无绒玩具缝口。

和誉玩具现有40多名工人,都是本地居民,妇女居多。“照顾老小和挣钱两不误。”55岁的何波仁家里有6口人,他此前一直在家务农,建在“家门口”的手工企业,让他月增收2500元以上,一家人的生活更从容。

以和誉玩具为代表,最近一年时间,万源市已落地玩具、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厂28个,分布在全市超半数乡镇(街道)。其中,和誉玩具继铁矿镇之后,在古东关街道、黄钟镇等地陆续建了8个加工厂,共吸纳就业370余人。

和誉玩具所用厂房曾是闲置幼儿园校舍。

推动加工厂进场镇、村(社区),让更多群众“家门口”就业,是万源实施“村村有岗·户户增收”行动的重要举措之一。

万源市投资促进中心负责人张池介绍,作为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之一,万源市着力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其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是重要内容。基于此,万源市在招商引资中以落地乡镇为目标,瞄准技术门槛相对低的加工坊开展针对性招引。

何影展示无绒玩具产品。

作为就业点的加工厂能够在全市大范围铺开,整合利用既有闲置校舍、厂房等资产发挥了关键作用。

和誉玩具的厂房,曾是闲置的幼儿园校舍,两层楼共500平方米。“教室直接变为车间,企业从签约到投产用时不到1个月时间。”铁矿镇党委书记陈邦熬说,企业搬入设备就能生产。

放眼万源全市,今年已整合闲置校舍、厂房共70余处,为入驻加工企业扩大规模和接续引入加工企业备足了载体空间。

眼下,和誉玩具等不少企业共同面临的境地是,本地劳动力供不应求。“招工信息一直张贴着,但应聘人数不理想。”何影说。

铁矿镇产业分布图。

这与一些人印象中的就业难截然不同。为何?

“镇上其余3个村也有就业点,村民往往更愿意就近就地务工,不去较远的地方。”陈邦熬一语道破。他领着记者前往铁矿镇白果坪村烘干房,它由村集体经济资金投资建设,一批呈锥形的工业辣椒正在这里烘干,几位日薪制的村民忙活着密封包装。

烘干的工业辣椒。

陈邦熬自豪的是,除了加工厂,广袤的田野也满是就业岗位。他翻出手机里的“铁矿镇产业分布图”,成规模的有雷竹、中药材、羊肚菌、工业辣椒、油菜种植,以及能繁母猪、家禽养殖基地等。“像中药材基地的管理、收获,能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农忙时还需要大量的临时用工。”陈邦熬说。

目前,铁矿镇3500余名常住人口中,有15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几乎实现适龄劳动人口全覆盖,预计全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数据显示,万源全市31个乡镇(街道)298个村(社区)凭借引入加工厂或建设种植养殖基地,均实现了“村村有岗”,共吸纳就业人口6.38万人。

更多的就业岗位仍在拓展。张池告诉记者,种植领域的就业岗位有季节性特征,农闲时所需劳动力少。“难点在于,保证全市298个村(社区)全年持续稳定提供就业岗位。”张池说,他们对各村(社区)产业情况进行梳理,开展补位型招商引资,努力让群众把“就业碗”端得更牢。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