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精准监督综合施治 群众出行更有“温度”

2025-10-17 12:47:4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达州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与宣汉县交通运输局执法人员对网约车行业开展监督检查。(齐心/摄)

齐心 四川在线达州频道徐洋

“师傅,你能按预约时间过来接我吧?”10月15日早上七点,达州市民王女士电话联系提前预约的网约车师傅,等待师傅送她去火车站。“放心,准点到!”师傅回答道。

王女士的这份踏实,源于达州市纪委监委一次监督视角的延伸。

今年初,达州市纪委监委在跟进“整治货车司机投诉处置效率不高等问题”工作时,发现群众对交通运输领域的诉求中,网约车相关诉求格外集中。

翻查市政务服务热线记录发现,2024年7月起,达州市“12328、12345”政务服务热线陆续收到617件群众举报,反映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长期向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以下简称“双证”)的车辆违规派单。

“群众的出行体验,就是监督的风向标。”达州市纪委监委敏锐察觉到,网约车虽小,却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事。随即决定将监督触角从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延伸至网约车领域,以“小切口”推动解决群众出行的“大民生”。

针对平台自身管理“松垮”的问题,达州市纪委监委首先督促市交通运输局拧紧“责任链”,扛起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对网约车平台方“既打板子又讲道理”。通过约谈其省、片区、市三级负责人、发文督促整改、广泛宣传政策法规等方式,压实平台企业合规经营主体责任,明确监管红线与服务标准,对不合规司机及车辆开展清退及合规化。

为了让执法过程不“打闷包”,达州市纪委监委督促交通运输部门将“公开透明”贯穿办案始终。一方面,推动建立“监督共建”机制,推动市交通运输局就网约车规范整治相关工作向省委巡视组、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组作专题汇报,自觉接受监督指导。派驻纪检监察组常态化列席指导关键执法工作会议,还推动举办业务研讨会,破解执法难题,统一执法标准,规范法律适用;另一方面,实时向出租车、网约车等从业群体通报执法工作进度,“面对面”交流执法工作,并通过本地主流媒体多形式曝光典型案例7起,向社会公开并引导从业者合法经营。网约车司机李师傅之前因计价纠纷被投诉,原本心里犯嘀咕,看到执法部门公开的行车记录仪片段和法规依据,当场就认了,“办案透亮,咱服气。”

面对“投诉多”的痛点,达州市纪委监委把“应受尽受、快办快结”作为硬指标,严查有诉不理、有案不受问题。督促推动市交通运输局对“12328”“12345”接到的群众举报,指定专人负责,24小时内完成规范登记、分类梳理和精准派发,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结合达州实际,明确网约车违法违规4种形态,5种处罚类别,提升办理质效。

更暖人心的是矛盾化解机制的“升级”。达州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县两级交通运输、司法、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共同参与,对平台与司机、乘客的纠纷,在法律框架内找“平衡点”。

随着监督的深入,变化实实在在:全市滴滴公司网约车经营“双证”合规率已大幅提升至80%,新增办理车辆道路运输证289个、驾驶员从业资格证593个。封禁(清退)不合规车辆749台,并通过手机APP向驾驶员发送合规提示信息,引导64台网约车转型定制客运班线。日均合规订单约4万单,保障约10万群众安全出行。“这不仅是行业的提质,更是群众满意度的提升。”达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以“群众满意”为标尺,针对网约车行业出现的新问题实行动态监督,让群众的每一次出行都更舒心、更安心。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