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 陈鑫 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徐洋
10月13日,国家税务总局达州市税务局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市共开具增值税发票金额61.3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川超”赛事、服务业增速、以旧换新、文旅商圈和小微企业开票量数据亮眼。
为服务“双节”,达州税务部门以精准服务和税惠政策为抓手,推动“体育+文旅+零售”多业态协同发展,绘就政策与市场同频共振的生动图景。
“川超”赛事贡献突出,消费市场活力迸发
“川超”赛事成为引爆消费的核心引擎。税收数据显示,与“川超”赛事直接关联的文体娱乐业开票金额达1.23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10月1日至3日赛事高峰期开票0.47亿元,占假期文体娱乐总量的38.2%,单日峰值0.16亿元,创达州市文体类单日开票历史新高。
10月2日,“川超”达州主场赛事,不仅吸引2万多名球迷现场观赛,更通过“赛场内巴文化表演+赛场外达品市集”“多商圈第二观赛点”等场景,带动线上线下超2000万人次参与,直接拉动消费约2亿元。
通川区晓轩鲜货火锅店老板肖雄感慨道,“川超带来的客流量太可观了!8天营业额达12.8万元,同比增长3万多,税务部门提前辅导我们用电子发票,开票效率翻了倍。”
服务业增速领跑,“看球游达州”成为新亮点
“双节”期间,达州市服务消费呈现提质扩容的良好态势,服务业销售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36.6%,增速明显高于商品消费。其中:住宿业销售收入0.7亿元,同比增长11.7%;旅行社及票务代理销售收入0.53亿元,同比增长13.2%;餐饮业销售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19.4%。
“旅游高峰期开票需求大,多亏税务人员提前上门对接,发票供应从没断过!”开江锦华酒店财务负责人马玥介绍,“双节”期间酒店客房收入34万元,同比增长13.37%;餐饮收入114万元,同比增长32.55%,这些成绩背后,离不开税务部门的暖心服务。
通川区辖区4A级景区接待游客9.7万人次,门票收入450.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5%和21%。通川区税务部门则推行“假期服务不打烊”机制,组织通税小分队走访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精准推送优惠政策、辅导电子发票开具。
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绿色智能商品走俏
税收数据显示,达州市“双节”期间批发和零售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7%。政策惠及面最大的家电、电子产品批发零售和汽车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7.1%、1.9%。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较好,同比增长5.3%,占新车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0.1%。
“国家政策让利,税务服务贴心,这个假期电视销量比平时翻一番!”渠县建中电器董事长郑建中喜笑颜开。市民张先生在此选购智能电视,叠加以旧换新补贴和门店优惠后,实际支付比原价节省2200余元。
达川区“智行达州”汽车消费节上,市民王先生通过“展销+直播”模式换购新能源汽车,叠加市、区补贴及厂家优惠三重补贴节省3.5万元,“政策给力,买车像‘买菜’一样方便!”。
区域消费协同发力,文旅商圈成增长极
达州市辖商业区综合零售销售收入达5.7亿元,同比增长61.9%,占全市综合零售销售收入的69%。通川、达川、高新、经开四区依托“川超”赛事等活动,实现综合零售开票5.36亿元,同比增长52.3%。全市23个A级旅游景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1%,景区相关住宿餐饮业同比增长12.9%。
三里坪商圈通过“南滨花月・盛世达川”“古街邀明月・佳节共此时”等系列活动,吸引游客8万余人,带动周边商家营业收入增长130%;升华商圈通过国庆7天乐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客流驻足消费,总客流量达63万人次,同比增长14%,总销售额2800万元,同比增长12%。
宣汉巴山大峡谷景区接待游客11.01万人次,门票收入397.9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01%、15.97%。税务部门为景区企业送上“税惠大礼包”,巴方缘旅游公司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及“六税两费”优惠6万元,全部投入非遗演艺编排,《梦回巴国》实景演出带动周边餐饮收入增长30%,实现“政策红利→服务升级→收入增长”良性循环。
税收优惠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开票量倍增
2025年以来,达州市民营经济主体累计享受税费优惠20.62亿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8.07亿元。
大竹县竹悦莱饭店便是受益者之一,假期开票金额同比增长30%,单日接待量突破200人次。“税务部门推送的个税、增值税减免政策,累计为我们省了5万多元,让我们有底气搞线上直播+平台优惠的创新营销。”饭店负责人王伟说。
万源市“山里的庆娃”直播团队返乡助农,税务部门上门辅导直播电商税收政策,国庆期间带动农产品销售118万元,帮助8个乡镇农户增收。
此次“双节”消费热潮是达州税务部门落实“税惠+服务”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达州税务将持续深化“以数治税”,聚焦“赛事经济”“文旅经济”,为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贡献更多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