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东部经开区:突出“为企服务”这项中心工作 全力以赴“冲千亿、创国开”

2025-09-03 18:59:1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9月2日晚,达州东部经开区开展第4期“埋头苦干冲千亿真抓实干创国开”大讨论活动,围绕“规范权力运行、扎紧制度笼子”开展学习和讨论,重申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

7月以来,达州东部经开区掀起一股新风:企业厂房、生产车间、项目工地,经常可见机关干部职工前来走访,收集困难诉求的身影。园区建立了“周对接、周调度、建台账、快销号”工作机制,对收集到的重要问题,明确责任到人,“一企一策”制定解决方案,全面落实助企措施和惠企政策。

达州东部经开区职工走访企业。达州东部经开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这股新风,源自达州东部经开区全新提出“一切围绕企业、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理念,机关职工全员扎实开展助企行动,践行“一线工作法”,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面对面倾听诉求,实打实解决难题,不断催生产业发展新气象,全力以赴冲刺建成千亿级园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

突出“为企服务”这项中心工作

近段时间,达州东部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工作专班到正宏储能、华创恒辉等企业开展调研服务,为企业梳理了市级重点实验室申报要点,讲解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归集与知识产权问题,此外收集了项目申报、人才引进、技术合作等10项诉求,现场解决了政策理解、流程咨询等6项问题,普及“天府科创贷”“创新券”等政策申请操作流程。

几乎同一时间,达州东部经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组织工作专班,到邑丰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展上门服务,现场指导企业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手续,并听取意见建议。园区生态环境局邀请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工作组到方大达钢,指导帮助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和清洁运输工作。

达州东部经开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工作组到正宏储能公司开展上门服务。达州东部经开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各乡镇和国企也在积极行动。麻柳镇企业服务工作专班前往多家返乡小微企业收集企业诉求8项,现场提出解决措施10条,为企业解读“个转企”奖励、专项融资贷款等惠企政策。达州市亭柳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专班到钠离子电池综合产业园开展调研,详细了解项目进度、安全生产及要素保障等情况,针对企业提出的手续办理、材料运输、资金拨付等问题,专班逐一梳理症结,明确责任分工和解决时限。

据统计,7月上旬以来,达州东部经开区党员干部走访企业96次、解决诉求148个,开展专题讨论52次,以“为企服务”为中心工作深入人心,走进企业开展调研服务成为常态。

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镇工作专班走访企业,收集诉求。麻柳镇供图

为何要突出“为企服务”这项中心工作?

首先是园区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2022年初挂牌的达州东部经开区,定位为达州工业制造业新引擎。现今,园区从“筑巢”转入“育凤”的新阶段,处在塑造发展动能的关键节点,一大批项目正逐步投产、见效,因此需要作针对性部署,为企业发展服务,力争尽快释放产值。

其次从发展大环境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亟需多方扶持。达州东部经开区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尽可能地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再次是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有关要求。

于此,为切实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为企服务”成为园区的中心工作。为高质高效开展这项工作,全区铺开“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形成“全员行动、全域联动”态势。

——大走访,以“沉浸式服务”打通政企连心桥。产业分管领导带队到企业现场办公、职能部门带着问题清单深入车间。

——大调研,用“靶向式攻坚”破解发展梗阻。如果说走访是“发现问题”,调研则是“解剖问题”的关键一环。达州东部经开区的“大调研”跳出“纸上谈兵”,以“精准把脉、对症开方”为核心,将零散问题转化为系统解决方案,让调研成果真正成为发展“催化剂”。

——大讨论,靠“思想式破冰”凝聚攻坚合力。全区展开头脑风暴、思想碰撞,深入研究产业政策导向,加快补链强链,努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一过程中,园区坚持“一碗水端平”,平等对待各类经营主体,不以企业资质和规模区别对待、差别服务,在市场准入、政策享受、资源获取等方面让企业应享尽享。

位于达州东部经开区麻柳智造城的方大达钢湿地文化公园。冉鹏摄

切实提高职工为企服务意识和能力

喊响为企服务口号,达州东部经开区着力提升全体干部职工为企服务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

先看提升思想意识。达州东部经开区明确要把企业车间当作最大的基层,把企业车间、施工现场作为培养、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战场”,重点提升干部的产业判断能力、服务企业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懂企业、懂招商、懂经济”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达州东部经开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有关主题,在全区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活动,不断推动为企服务意识提升。

再看提升能力水平。园区要求干部职工善于与企业沟通,熟悉业务、钻研业务,吃准吃透政策,熟悉产业发展趋势。

经开大讲堂消防安全培训会。

达州东部经开区开展“埋头苦干冲千亿·真抓实干创国开”大讨论,与会人员学习了省市关于产业规划、产业链相关文件,并围绕当前产业发展的短板弱项、攻坚措施,就打造错位发展优势、完善产业链条、建强产业集群等重点展开讨论。

要当好产业发展的内行专家和贴心管家,需要通过精准服务、专业指导,帮助提升企业规范管理、高效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园区强化专题培训,比如,围绕招投标领域开展精准化专业培训,提升相关人员业务能力。

园区官方微信上开设《每日一学》栏目,介绍其他地方在产业发展、为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做法,比如宜宾基金招商、合肥资本招商模式等。

做好这些工作的另一个前提是“懂企业”,就是要熟悉企业,知晓企业的生产工艺,产业链条。星空钠电生产总经理余致立说,园区干部为企业推荐了园区内的一家配套企业,如能形成合作,对节省物流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大有裨益。

园区给予干部激励,把项目建设、为企服务作为考验和选拔干部的“金标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投身一线锤炼过硬本领,争当“落实之星”“担当之星”“服务之星”,实现人才强区、人才兴区。

建强园区为企服务保障能力

提升为企服务能力,要靠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努力来支撑,也需要在要素、金融等领域做强园区整体保障能力。

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是基础。达州东部经开区持续完善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机制,用好麻柳化工园区等平台优势,建起麻柳配气站。针对资金困难的情况,园区加快组建“绿发+振兴”产业基金,积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畅通信息渠道和开辟惠企资金兑现绿色通道,引领园区产业培育。

此外,园区搭建“国企+金融”发展平台,将更多经营性资产(资源)有效注入国有企业,全力支持东新公司产业类AA信用评级,提升区属国企市场化筹融资能力,构建企业“办事不出园区、融资不出园区”的金融资本服务体系。

达州市公安局东部经开区分局举行“企业财务反诈防骗”专题培训会。

在制度层面,园区建立政企联动沟通机制,以“小场景”撬动“大服务”、“小切口”破解“大课题”;建立更适于服务企业的制度规章,比如建立项目约谈机制、修订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扶持企业发展壮大。

近日,达州东部经开区党群工作部召开“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专题研讨会,深入研讨园区体制机制优化路径。会议系统对标重庆两江新区、江苏盐城经开区等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先进经验,重点剖析运行管理机制、招商引资模式、干部考核体系及政务服务创新四大领域。

会上,与会人员就破解园区发展中的制度性瓶颈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管理机制扁平化‌、‌招商模式市场化‌、‌考核导向实效化‌和‌服务流程标准化‌等数项建议。

推进全区发展整体跃升

突出“为企服务”这项中心工作,深层次意义是强调俯下身助力发展的思维和模式,坚决破除“官本位”思维,彻底转变工作作风,从传统“管理者”角色向“服务者”角色转型,推动园区提速发展、全面发展、整体跃升。

达州东部经开区直管区域面积375平方公里,托管亭子、麻柳、福善、安仁等4个乡镇,除了作为工业制造业主承载地的麻柳智造城,还有亭子文教城等建设任务,肩负着推进辖区20万群众奔向共同富裕的使命,实现农业、第三产业、民生事业等齐头并进。

达州东部经开区安仁柚子园。张浩摄

近日一个工作日下午5点,本该是下班时间,园区产业发展局工作人员刘胜前往安仁乡收集“十五五”规划编制意见建议。这是达州东部经开区各条战线转变工作作风的缩影。

聚焦民生关切,达州东部经开区全力以赴推进民生类重点项目建设,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设进度,完善相关程序,尽快交付投用;同步推进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商业等配套资源,为群众安居乐业、幸福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以安置房建设为例,建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是笃定的目标。在亭子镇老旧小区老街段项目改造过程中,园区尊重居民意愿和强调保护历史文脉,进一步厘清改哪里、怎么改等关键问题,持续优化改造方案,并谋划后续管理维护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改造成果。

达州东部经开区亭子镇大风社区石拱桥,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陈国岳摄

当前,达州各地正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重点培育文博游、康养度假游、红色游、工业游、乡村游、赛事演艺游等“六游”业态。

结合区域特点,达州东部经开区依托达钢新厂区,深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章,用好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真佛山庙群,做好安仁板凳龙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提质,高起点规划巴蜀孝善文化馆,擦亮工业旅游、孝善文化、非遗三张名片,在这片产业沃土上铺展文旅融合崭新画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