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刘晓慧 文/图
6月30日,“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达州举行,现场发布了“西部地区创新高地”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发布3个方面共25项知识产权“揭榜挂帅”重点任务榜单,为四川打造西部创新高地注入新动能。
会上,德阳市、泸州市、宜宾市翠屏区、绵阳科技城新区市场监管局分别作交流发言,达州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做了分享。
近年来,达州强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创建,探索出“体系化强基、场景化护航、开放化赋能”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体系化强基,畅通“主动脉”。达州构建“1+1+N”保护体系,以达州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为核心统筹全局,以四川省(达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心,横向建成培训基地、服务网点,纵向延伸至5大产业园区和98个基层站点,织密保护网络。同时,整合“万市兴”服务网、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并推动“万达开”区域协作,72件地标产品纳入川渝东北部重点保护名录。
场景化护航,筑牢“防护盾”。达州聚焦“严保护”,精准打击侵权,建立非正常专利申请监测预警机制,2024年撤回率达84%;开展专项行动,发布白皮书及20件典型案例,查办侵权案158件,挽回损失近400万元,多起案件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出台涉外保护专项政策,打造自贸协同区及跨境电商试验区;简化行政裁决流程,建立“诉调对接”与司法确认通道,推广“云上+”解纷模式;将侵权信息纳入企业信用系统实施惩戒,建设“智慧市监”平台加强监测分析,推行重点园区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服务。
开放化赋能,激发“向新力”。达州强化产业专利布局,构建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三大优势产业全链条保护新模式,玄武岩纤维产业联盟累计获专利206项,产品远销20余国;深化地标赋能,创新“保护+品牌+贸易”路径,通过“地标+跨境电商”推动35个地标产品国际化,2024年出口额飙升80%;拓展国际通道,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合作,搭建联运平台,获批省级“知识产权蓉欧班列”(达州)基地,组建国际维权顾问团。2024年,达州外贸覆盖191个国家地区,出口额达103.2亿元。
“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全力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示范城市。”达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达州将抢抓“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建设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国际交流合作,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随后举行的全省知识产权改革创新工作推进会上,发布了25项知识产权“揭榜挂帅”重点任务榜单,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转化利用关键堵点、新兴领域改革创新3方面。会前,与会人员还现场调研了开江县“稻渔之窗”,四川星空钠电电池有限公司,达州市“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