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职工匠说①丨匠心追梦·智造未来——专访达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陈良樟

2025-06-24 12:40:2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张海波

在达州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学院的实训室里,陈良樟正为学生介绍斗拱结构。“把老祖宗的智慧和数字技术相结合,这才是真正的‘智能建造’。”这位手握全国住建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的“90”后教师,用八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木匠到“数字鲁班”的蜕变。

“2016年是我职业觉醒的起点,当发现BIM技术能解决传统建筑业的‘错漏碰缺’,我立志要成为‘数字工匠’的播种人。”他毅然扎进建筑信息模型(BIM)领域,这一选择恰与国家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同频共振。

“BIM不是简单的三维建模,而是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陈良樟展示了他的技术成果:通过“BIM+点云”逆向建模法,古建筑修缮效率提升40%,研发的快速建模技术,让项目建模周期从两周压缩至三天。从业8年来,他拿下国省级奖项14项,指导学生获得省级赛事奖项8项。

2024年10月,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现场,陈良樟与400余名顶尖选手同台竞技,他以毫米级精度完成施工模拟,最终斩获一等奖。“工匠精神的现代版本,就是让数字技术消灭所有可能的设计误差。”赛后,他按有关规定申报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纳入人社部、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人才库。

“匠人不能只低头看图纸,还要抬头看未来。”陈良樟的育人理念充满跨界色彩。他指导学生在2024年参加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建筑信息模型项目区域选拔赛获得二等奖;在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四川集训队考核中获得第一名。

“鼠标是量尺,屏幕是新工地。”他常对学生说,“你们既要懂鲁班锁的榫卯哲学,也要会写代码。”这种“传统基因+数字思维”的教学模式,让他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数字工匠”。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