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四川钢铁企业困境中寻变局

2025-05-12 19:03:1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钢铁企业面临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与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相互挤压的困境,区域内钢铁企业共计盈利18亿元。”5月8日下午,在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第二届七次理事会上,协会会长、攀钢集团董事长徐世帅总结2024年生产经营,用了一个词——在变革中求生。

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第二届七次理事会会场。袁城霖 摄

困境在今年并没有明显改观。上海钢联给出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主要钢材产品价格继续下滑,好在上游原料价格下滑幅度更大,钢铁企业有了略好于去年的盈利空间。然而,在用钢需求持续萎缩的局势下,钢材价格大幅回升遥不可期。

活下去,是当前钢铁企业的首要任务。会议交流发言环节,多位企业代表提到,钢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着眼长期发展来看,要提升产业韧性,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

钢材价格持续低迷

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编制的《2024年四川钒钛钢铁产业发展报告》在会上首次公开。报告显示,全省历经2021年-2023年粗钢产量三连降之后,2024年粗钢产量回升,增长5.4%,达到2832.29万吨。

与之对比,市场用钢需求持续萎缩。2024年,四川主要品种钢材表观消费量2833万吨,同比下降300万吨,降幅9.58%,连续第四年处于减量态势。

其中,受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影响,建筑钢材表观消费量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品种。据西南钢铁指数调研统计,2024年四川建材表观消费量1730万吨,降幅13.63%。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献介绍,当前,川渝地区建材需求较2020年下降了30%。

攀钢生产车间。兰楠 摄

这在四川钢铁企业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的背景下,经营形势尤为严峻。

供给上涨与需求收缩的矛盾,导致产品价格持续处于低位,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成都市场为例,2024年螺纹钢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60元/吨,低至3436元/吨,低于全国平均22元/吨。

进入2025年,主要钢材价格同比继续下行。上海钢联统计,今年1-4月,全国螺纹钢、中厚板、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平均价格下跌10.5%~12.7%,但好在废钢、进口铁矿、炼焦煤、焦炭等原燃料降幅扩张,让钢铁企业盈利空间有所修复。

在房地产和基建用钢需求持续下降的大趋势下,四川钢铁企业经营压力持续沉重。上海钢联副总裁任竹倩预测,2025年四川建筑钢材需求量仅1600万吨左右,钢材价格或将继续下行。

成本控制是关键

行情令人沮丧,忧伤之余更要为“活下去”寻找对策。

从四川乃至全国经营实际得出的一个启示是,通过规模扩张实现利润提升的经营模式失灵,从“规模驱动”转向“成本驱动”是现实出路,打破“增产不增效”的行业困局。

国内钢企实践表明,吨钢成本每降低50元,利润率可提升2.3个百分点。极致效率、极致成本,成为会议的高频词。降本能力被视为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经营的关键。

记者注意到,多家钢铁企业拿出了关停低效无效生产线、优化技术经济指标和实施“智改数转”等举措。

《2024年四川钒钛钢铁产业发展报告》提出“对标方大达钢降本模式”,把降本贯穿生产经营全流程,包括控制原材料采购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其中,通过钢包加盖保温降低出钢温度,每降低1℃出钢温度,吨钢综合成本节省1元;通过钢包底吹氩处理,吨钢成本下降6元。

加强二次资源利用也被重点提及。钢铁企业充分利用高炉渣、钢渣、钒渣,既可为企业赢得额外经济效益,又能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在今年起钢铁行业纳入碳交易履约的背景下,减排降耗是必然之举。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瑜说,他们开展高炉燃耗、烧结燃耗等攻关,推进设备置换和实施技改,重点工序如高炉、转炉等用能设备必须达到一级能效。

除了刀刃向内的变革,还有向外求助,在电价、铁路运价、天然气价格等生产要素方面争取优惠。

协会2024年度轮值会长、四川冶控集团董事长刘义腾说,他们去年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向铁路方面提出了《降低川内钢企大宗物资铁路运输单价的建议》,争取按照“一地一策”和“保量优价”原则,适度调低四川区域铁路运输基价,并设定保量优惠幅度。

加强创新和品牌建设

从牙缝中省出利润的“节流”模式之外,行业同时将目光聚焦营收“开源”,以应对加剧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环境,提升产业韧性。

报告认为,市场竞争逐步由规模、成本转向品牌、创新等更高层次。

创新的路径之一,是转产新产品,进而拓宽市场,从建筑钢材单一产品的竞争中脱离,寻求新赛道。

一个案例在会上分享。去年,攀钢集团光伏用锌铝镁镀层钢板实现全钢种覆盖,热轧薄规格高强钢等产品形成批量供货能力。统计显示,凭借产品迭代及新产品开发,全年为攀钢集团增加收益3.3亿元。

此外,方大达钢建成新厂区,具备了工业材、冷镦钢、焊丝等新产品生产能力;四川冶控集团都钢基地新投产年产50万吨优特钢型材产线,填补了四川优特钢型材的空白。

方大达钢新厂区。石仲 摄

创新有广泛天地。协会2025年轮值会长、方大达钢集团董事长王洪说,今年要努力突破高端钛合金、钒电池储能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推进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落地也被列为重点。

报告提出,要生产更多居于产业链顶端的产品,以产品的卓越性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则是竞争力的直观体现,优势品牌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品售价和利润,成为下游重点客户、重点项目的进入门槛的条件,有利于吸引投资。

4月25日,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旗下6家基地的钢材产品统一以“冶控”牌运营。该集团总裁陈献说,通过整合品牌,促进市场供应稳定和客户服务无缝衔接。

在四川省钒钛钢铁产业协会的谋划中,要进一步提升四川钒钛钢、电炉钢、钒钛新材料等产业品牌和川威、德威、巴山、冶控等产品品牌影响力,打造四川钒钛钢铁产业集聚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