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刘晓慧 徐洋 杨迎
导语
她们是生命的守护者,用专业与温情托起希望的微光;她们是平凡的英雄,在昼夜交替中书写无声的誓言。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如期而至,我们联合达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开设《致敬达州最美护理人》特别栏目,致敬忙碌在医护一线的护理工作者。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个护士节,让我们以最深的敬意,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人物名片:
陈兰大竹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护龄35年
“我很小的时候就决定要做一名护士了。”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护理事业时,大竹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陈兰的回答令人意外。那年,她母亲因生产住院多日,幼小的陈兰目睹了白衣天使们穿梭病房的忙碌身影。“那些护士阿姨温柔地照顾母亲的样子,在我心里种下了种子。”
陈兰的偶像是“万婴之母”林巧稚。“她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对待患者的人文关怀,都是我毕生学习的榜样。”陈兰把林巧稚的传记读了无数遍。
1990年7月,陈兰毕业,正式踏上了护理岗位。初入医院,条件艰苦,一个护士要做多项工作照顾多人,但她从不叫苦。“专业、敬业、精业”这六个字,是陈兰常挂在嘴边的话。
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才能,陈兰逐步从普通护士成长为护士长,再到护理部主任。35年来,她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优质示范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科带头人。
“虽然护理学科2011年成为一级学科,但是护理专业缺乏创新技术,缺乏拳头产品。”陈兰敏锐地指出行业痛点。她反对“护理只是配合医生”的传统观念,坚信“学科的辨识度及价值显现度只有通过专业发展”。陈兰直言:“以技为器助专科发展是我努力的目标。”
于是,陈兰提出“五度竹医”“四精模式”“四专模式”的创新护理体系。这套体系包含温度、精度、速度、广度、深度五个维度的服务标准,以及精准评估、精细服务、精诚合作、精益管理的运作模式。方案刚提出时,遭到不少质疑。“护士做好打针发药就行了,搞这些花架子干什么?”面对阻力,陈兰没有退缩,而是走进每个科室,与护士长们促膝长谈。
正是这种执着,最终换来全院上下“众人行”的局面。三年后,该院护理满意度从82%提升至98%,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60%,成为全省县级医院护理标杆。
陈兰还积极创建四川省首家县级医院康复适宜技术基地。她提出俯卧位分娩技术,为了达到理想中的效果,陈兰带领团队赴海南、温州等地学习改良,成功将剖宫产率降低,促进自然分娩。这项技术也获得了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推广至川渝两地30多家医院。
在陈兰看来,护理既要有技术的“厚度”,更要有服务的“温度”。如今,55岁的陈兰依然保持着早晨七点巡查病房的习惯。“护理是门永无止境的学问。”她正在计划和医院的3D打印室合作,利用新技术提高大家对护理服务的认可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