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娃娃如何吃好饭?①|如何做好早中晚三餐?这所乡镇学校校长、教师、厨师、家长同监餐

2022-03-24 18:34:45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袁敏

导读

“人民教育政府办、学生娃娃吃好饭”——这是达州响亮提出教育工作指向。在达州,公办中小学全面取消择校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食堂全部收回公办。

今年2月15日,《达州市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出台并实施,对全市学校食堂的建设选址、功能布局、设施配备、制作流程、人员管理等作出具体执行标准。

念好达州1246所学校食堂高质量运行的“紧箍咒”,《规范》为达州68万余名学生在校“吃好饭”的基础保障。

《规范》实施一个多月以来,达州的学校食堂有了哪些新变化?近期,四川在线进行了实地探访。

达州频道 徐洋 杨迎 摄影报道

精细化管理让乡镇学校麻雀虽小也能运转高效

3月22日早上7点40分,达州市通川区魏兴实验学校食堂员工熊华英一如往常走进工作岗位。

她上班第一件事便是走进更衣间(食堂入口第一个房间),更换工作服,佩戴手套、口罩和厨师帽,进行手部消毒后开启一天的工作。

学校食堂管理人员李清伦介绍,这是食堂员工上班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用餐环境的干净、卫生。

川观新闻核对《规范》要求,更衣间应与食品处理区同在一建筑物内,处于食品处理区入口,为独立隔间,应有洗手、通风等设施。

学校食堂在更衣间的旁边一次排开设有干杂、米油、原辅材料、生蔬等四间储备室,并分别将储备室的名称、责任人标注在入门顶部位置。

川观新闻在现场看到,学校食堂分别设有的四间储备室确是分类分架存放着各类原材料,如同超市货架一样整齐摆放着,并将写有材料品名、供货商、采购日期、采购人、验收人等标签张贴在材料显眼位置。

“首先检查员工上班情况,是否如实记录、规范着装;储备室也是每日三检,查看原材料是否摆放整齐,是否有发霉变质腐烂等情况,保质期是否临近,材料备货量是否足够。”而李清伦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检查。

关于食堂食材采购验收,学校也做了详细的台账登记:采购时间、食材名称、单位、数量、单价、金额、供货商、供货商电话、生产日期或批次保质期限、采购人、验收人等,并保留进货单据、动物检疫合规证明等票据,“一般情况,干杂每周进货一次,生鲜蔬菜每周进货两次,以保证菜品新鲜。”

“五餐监督机制”+菜品留样48小时

穿过储备区便到了粗加工区和精加工区域,食堂工作人员正在为学校午餐进行紧张准备工作。

冬瓜炖鸭子、花菜回锅肉、油麦菜……临近中午11:30分,当天中午的午餐新鲜出炉了,厨师伍永和每样菜盛了一点进行试吃,并将试吃情况记录在《学校食堂菜品试尝记录表》内。

这是厨师试餐环节、校长陪餐制度、学生评餐渠道、教师同餐监督、家长监餐共同组成的“五餐监督机制”之一。

王定芬是当天邀请到学校食堂进行家长监餐的学生家长,“我的两个儿子在学校毕业,现在我的孙女也在这儿读五年级,学校食堂通过升级改造,现在看起规范多了,整洁明亮,我们家长也放心了。”

厨师试吃结束后,熊华英便将当天的饭菜分别用盒子盛放,待冷却后,与学校后勤主任蒋东学共同开启留样柜,“留样柜采取双锁制度,每样留足125克,保存48小时,若未发现食品安全情况才能进行处理,并会在留样盒上注明留样时间、菜名、留样人等信息。”

据了解,达州市通川区魏兴实验学校现有学生815名,学校食堂为全校学生提供早中晚三餐,总面积约236平方米,2010年3月投入使用。

谈及学校食堂以前运行的困难及问题,蒋东学说,乡镇学校学生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对于营养餐的需求更大,“以前比较大的问题是功能室不够齐全,分区不够规范,很多设备比较老旧,很多事情都是凭借大家的经验和感觉,食堂经过去年暑假一次升级改造,加之《规范》出台,让我们加强食堂管理有了更明确的依据和标准,每一条都精确细化到了数据,我们只需要遵照施行就行了。”

“我们作为农村学校经过一系列打造,标准化食堂建设初见规模;目前,我们正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扩大食堂面积,让食堂运转更加高效,也让家长放心。”达州市通川区魏兴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李凌说。

(部分图片由寇军拍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