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新生入学宣誓仪式
达州频道 唐津斯
“今年的‘乡村振兴’课程班扩大了招生范围和规模。目前,已报名423人,这是达州市委组织部服务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结果。”11月2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李祥告诉记者,2018年,“乡村振兴”课程班仅招收该学院达州籍大一新生,今年已放宽限制,户籍地在巴中、达州、万州、开州的该院大一新生均可报名,且不限制人员规模。
2018级学员在驻村实习期间参与脱贫攻坚验收
为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投身乡村建设,2018年,达州启动实施“千名学子定制培养计划”,开设“乡村振兴”课程班,明确在达州职院大一新生中培养乡村后备干部。
市委组织部领导为课程班学员作暑期驻村实习动员
据李祥介绍,纳入“千名学子定向培养计划”的学生,既就读统招录取专业,又参加“乡村振兴”课程班学习,采取“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在校理论学习2年,原则上驻村实习1年。就读于达州职业技术学院2018级师范系的何韩国,是“乡村振兴”课程班的首批学员,2020年7月1日,受达州市委组织部委派,到达州市达川区石梯镇铧厂沟村参与村上事务。
2019级学员驻村实习期间指导水稻田间管理
“当初也是在这里实习,所以第三学年也就选择了到这里任职。”何韩国告诉记者,每年寒暑假,所有“乡村振兴”课程班的学员都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驻村实习,第三学年可以挂职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参与村“两委”工作。
石梯镇铧厂沟村依靠柑橘产业带动村民增收,但是产量大,销量却不好,很多柑橘只能低价出售甚至烂在地里。“我计划搭建一个电商平台,就像网店一样,让农户可以把收获的柑橘放到网上卖,拓宽线上的销路。”何韩国说。
“目前已开设了18门课程,增强学员的村务处理能力。其中,农村电商更是必修课。”李祥介绍,农村的资源优势明显,但却苦于没有销路,很多农产品卖不出去,让学员掌握更多技能,才能结合当地实际解决问题,带领村民增收。
同时,定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将同时取得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全日制大学专科毕业证和村干部任职资格证。学生持证可与县(市、区)委组织部、县(市、区)人社局签订定向服务协议。在村任“三职”干部5年后,符合省上相关要求的,可考核招聘为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