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四川、右岸重庆”  流经达州这条河流启动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试点

2020-09-03 22:59:24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陈娇

四川在线达州消息(记者 徐洋)“左岸四川,右岸重庆。”这是9月3日上午,记者在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现场推进会的参观点位——达州市大竹县观音镇牛角滩断面看到的八个大字。在这里,铜钵河至四川流向重庆梁平区。

川渝两地人文相通、山水相依、河流交汇。在81条川渝跨界河流中,达州市涉及26条河流,占32.1%。在16条长江4级支流中,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排名前三的河流均在达州市(后河、明月江、铜钵河),其中铜钵河是跨界较为复杂、水质较差的主要河流。

铜钵河发源于大竹县白坝乡,流经大竹县观音镇,进入重庆市梁平区七星镇、碧山镇后,汇合大竹县石桥河、梁平区袁驿河成为界河,汇合梁平区施家河后进入达川区,汇入州河,经渠江进嘉陵江,至重庆市渝中区汇入长江。

当天,梁平区人民政府与达州市人民政府签订了《铜钵河联防联治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双方约定四个方面的合作事宜。据了解,全省81条川渝跨界河流中,开展跨界河流联防联治试点的共两条,一为流经泸州与重庆的濑溪河,另一条便为铜钵河。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其中提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化跨区域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开展协同立法和联合执法,让两地人民共享巴山蜀水的秀美风光。

“协同推进跨省界、市界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及修复”“深化跨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加强跨界河流联合巡查”等,这是8月31日召开的中共达州市委第四届九次全会上,就“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划的重点。

近年来,铜钵河达州市境内流经区域达川区、大竹县和高新区加大铜钵河治理力度,沿岸已建成15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关停规模化养殖场520余家,流域污染源大幅下降,但流域上游的水质断面仍不能稳定达标,亟需改善上游水质。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三年方案和铜钵河一河一策管护方案,铜钵河沿岸计划新建13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建成11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日污水处理设计能力总计2.26万吨,正在建设2处。

根据《协议》,到2023年,实现钢钵河两个国考断面牛角滩、上河坝等主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城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铜钵河流城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河流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提升。

同时,双方将协同开展流域污染防治。共同编制《铜钵河流域综合防治规划》,开展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依托双方现有资源和技术力量,建立专家库和技术支持团队,共同开展铜钵河流域重要河段污染成因、溯源分析和防治对策等联合研究,共商“治水”之策;坚持“一张清单”管两地,在流城实施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实施重大项目、入河排污口审批共商。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对污染物排放流量大、产能过剩严重,环境问题突出的产业实施重点管控;统一执法尺度,结合铜钵河流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统一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规范,实现治污同步,宽严统一。探索建立两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的跨区域环境监管体系,促使跨区城市场主体主动守法;共同推进生态岸线建设,开展铜钵河流城自然生态岸坡恢复整治,实施沿河湿地建设,以铜钵河干流为骨架建设生态廊道。

双方还确立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施流域重大项目审批事项、重大环境管理事项等信息互通共享,探索建立常态化跨流域生态补偿等合作机制。

在省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年行动计划中,达州共计策划重点流域水质巩固提升项目48个,计划总投资62.6亿元,涉及铜钵河的项目共计7个,计划投资14.8亿元,其中川渝跨界河湖水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个,总投资8亿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5个,总投资6.8亿元。

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袁勇介绍到,川渝两地开展跨界河流(铜钵河)联防联治试点,是落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得具体举措,是深化川渝毗邻地区合作、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的有力抓手。

对于铜钵河联防联治,重庆市梁平区生态环境局局长伍中元谈到,“十四五”期间,铜钵河上河坝断面将作为国控断面,共同考核四川省和重庆市,合作是两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共治则是跨界河流水环境治理的必经之路。梁平区紧邻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和达川区,共同享受着明月山带来的自然禀赋,也共同承担着铜钵河的治理主体责任。

达州市副市长陈文胜介绍到,近年来,达州坚持饮用水、流域水、入河水、城市黑臭水和农村生活污水“五水”共治,推动全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接下来,达州将认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治理,推动铜钵河流域跨界联防联治工作取得新的积极成效。

新闻多一点——

当天,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在达州签署《深化川渝两地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协议》。

根据协议,省生态环境厅指导泸州、遂宁、内江、广安、达州、资阳等市,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指导渝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大足、潼南、荣昌、开州、梁平、垫江、城口等区县,健全双边多层级协作机制,定期交流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和跨界河流水质状况,深化落实水环境信息共享、联合防治、上下联动、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树立“一盘棋”思想、深化“一体化”理念,推进构建以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管理体系,以流域为单元推动实行统一目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对流域实行整体保护与修复。

开展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按照“保护者得偿、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的原则,筛选1- 2条重点流域开展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并综合考虑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和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现状,厘清生态补偿双方权益和义务,商定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和资金核算方法,共同促进双方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鼓励两省(市)、市(区)、县级政府之间自行协商签订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联合开展水污染防治科研攻关。依托现有资源,建立专家库和技术支持团队,共同对重点流域、重要河段污染成因、溯源和防治对策第开展分析研究,共商“治水”之策,共享“治水”科技成果,为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提供决策参考。

共同争取中央支持。积极争取中央支持编制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规划,为支撑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联合开展流域水生态保护项目包装,争取中央在长江上游水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

双方还确立了每半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一次协作会、污染协作治理、建立统一的水污染排放标准和技术规范、流域联合巡查和联合执法、水生态环境数据共享等合作机制。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