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1日,记者从市政协提案委员会获悉,截至当天中午,提案委员会共收到提案近400件。记者初步梳理240件提案发现,关于城市建设、“五治工程”方面的提案占据榜首,达86件,占35.8%;其次为“三农”及精准扶贫方面的提案,达46件,占19%;其他提案为45.2%。提案内容、质量及针对性方面较以往明显增强。
关键词:精准扶贫
内容摘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哄而上
“我市在根据具体情况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往往确立的产业发展项目是种养业和生产农产品等,但是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千篇一律、一哄而上,必然导致在某一个阶段内某种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最终造成农产品滞销,使农民遭受损失。”政协委员罗瑜在其《关于对脱贫产业规划进行统筹的建议》中认为,要做好精准扶贫,要有专门的部门或委托专门机构研究市场,深入了解当地实情,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产业,以发展当地最独特的农产品为主,避免大市场的同质竞争及“一窝蜂”的非理性行为,做到“政府管政策、农户管生产、企业管销售”,各司其职,让产业市场化运作。
针对时下一些贫困群众习惯了过去“输血”式帮扶模式,在扶贫工作中帮扶措施缺乏操作性和实效性、产业发展缺乏统揽性及职能部门相互协调不够等问题,委员官晓燕认为,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在扶贫项目安排上,全市要有专门机构进行统筹协调,避免因盲目上项目而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或损失。同时,形成部门齐抓共管机制,建立公安、银行、房管等部门协查机制,以确保核定的脱贫群众收入信息真实准确。
委员曾伟建议,要从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出发,因村因户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一村一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让广大贫困农户从中受益。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积极性的扶贫对象,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展1—2项种植、养殖业或旅游服务业,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同时,要特别注重同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关键词:五治工程
内容摘要:管理精准化考评法纪化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单凭哪一个部门的力量就能管好。必须整合各种力量,细化责任,做到管理精准化、考评法纪化,坚持打一场‘持久战’。”政协委员何南观在《关于强化“五治工程”管理精准化、考评法纪化的建议》中分析认为,这项工作仍存在集中力量抓时效果就好,稍有松懈,回潮、反弹现象较为严重。他建议,整合城管专业队伍、市区部门、社区、小区物业和社会志愿者力量,真正做到大街大路、背街背巷“五治工程”无缝覆盖;加强节假日、周末、夜间的城管工作值守、巡逻力度,做到“五治工程”不放假;划片包段,真正做到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个人;将“五治工程”作为考评相关区、相关部门和领导个人的重要指标,强化法纪化考评,强化问责机制。
路面乱、路面脏、立面破旧杂乱……委员李进从提升城市园林化生态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建议,在大力实施“退城入园”项目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乱摆摊问题,一方面说明此地方人口密集需求旺盛,另一方面说明购买力水平低,如果政府提供适当优惠的政策或者给予补贴,可引导投资商投资建立类似的供给市场。”他建议,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理顺城市管理机制,推进“智慧达州”建设,建立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体系。
委员僧希林则从构建立体城市交通网络方面,建议加强智能交通管理、制作城市停车地图或修建立体停车场等,以此将达州打造成一座有品位的现代化城市。
(本报记者 李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