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3月27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随着最后一炉铁水从大高炉平台缓缓出炉,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宣布:“方大集团达州钢铁老厂区正式关停!”已运行67年的达州钢铁老厂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回顾达州钢铁发展史,走过了从国营到民营、从独立经营到集团运营的发展之路。
1958年,达州钢铁的前身四川省地方国营达县红旗钢铁厂成立,同年更名为四川省达县钢铁厂。3000余名建设者用一年零九个月时间,建成年产钢3万吨、钢材2.5万吨的钢厂。
1963年,四川省达县钢铁厂更名为四川省达县地区钢铁厂。
1993年,四川省达县地区钢铁厂更名为四川省达州钢铁总厂,同年,年产钢突破20万吨大关。
1997年,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同年建成300m³高炉,结束了“有钢无铁”的历史。
2004年,达州钢铁从国有制企业改为民营制股份企业。
2010年,达州钢铁大高炉建成投产……
达州钢铁发展成为冶金行业重点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年产300万吨钢、350万吨钢材、10万吨优质钒产品、210万吨机焦、20万吨煤化工产品、50万吨甲醇、20万吨二甲醚的综合生产能力。
作为四川省“钢铁四子”,达州钢铁步入了跨越发展时期。年产钢连续突破100万吨、200万吨、300万吨;年销售收入连续突破50亿元、100亿元、200亿元;年创税费相继突破1亿元、2亿元、3亿元……相继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行列。
随着钢铁行业遭遇寒冬,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达州钢铁的发展呈现“刹车”状态,老厂区设备陈旧老化,技术升级改造空间受限,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步伐。直至2020年5月,达州钢铁加入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近五年,达州钢铁实现利税超40亿元,吨钢利润排名跻身全国钢铁行业前十,员工月平均工资大幅上涨,达州钢铁破茧成蝶,重振雄风。
2022年6月,达州钢铁搬迁升级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150亿元。达州市委市政府将达州钢铁搬迁升级项目列为“一号工程”予以推动。项目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致力打造生产绿色化、能源低碳化、厂区园林化、建筑景观化的生态数字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使生产工艺全新升级、技术装备全新升级、环保设施全新升级、产品规模全新升级,年产值可达300亿元。
据了解,新达州钢铁产业链条更完善,生产工艺更优化,拥有超40项技术或工艺革新,吨钢成本比老厂节约150元以上,环保投入超27亿元。
紧盯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8000余台机械设备隆隆轰鸣,11000余名建设者并肩作战,抗高温、斗严寒。
2023年9月13日,炼铁项目1号高炉本体炉壳封顶成功。
2024年1月13日,炼钢项目塔楼封顶成功,炼钢项目2号转炉推炉成功。
2024年5月21日,焦化项目2号焦炉建设中……
2024年9月3日,轧钢项目优特钢生产线及2号高速线材生产线建设完成。
2024年9月30日,主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
2024年12月16日,炼铁单元一号高炉进行联动试车……
达州钢铁新厂区5500余亩的土地上,高炉及厂房等拔地而起。经过2年多时间建设和数月的热负荷试车阶段,目前新厂区已具备全面投入生产的条件。
以搬迁转型升级为引擎,方大集团达州钢铁从传统钢铁企业向现代化、智能化钢铁强企蜕变,打造西部极具竞争力的绿色环保型、创新发展型、智慧制造型优质钒钛钢铁示范基地,助推达州工业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