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两会好声音|市政协委员霍良珍: 强化高标准农田建管用 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2025-02-13 21:48:0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导读】

2月13日至17日,达州市进入“两会”时间,来自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聚一堂,为新一年发展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

即日起,川报全媒体达州中心推出“达州两会好声音”栏目,传递代表、委员履职尽责的好声音,为达州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凝聚奋进力量。

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徐洋 刘晓慧

2月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达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开幕会上,6名委员作大会发言。其中,达州市政协常委、达州水文中心工程师霍良珍作了题为《强化高标准农田建管用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发言。

霍良珍代表农业界别发言,她认为,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打造天府粮仓的关键举措。

达州作为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截至2024年底,达州市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4.46亿元,新建成高标

准农田214.03万亩,为夺取全省粮食总产“十二连冠”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她也坦言,达州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建设质量难保证、管护机制难健全、使用效能还较低等问题。

聚焦发挥好高标准农田作用,更好建成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霍良珍建议:

坚持“因地施策”提高建设质量,在“耕作条件”上实现更高水平。一是优化规划布局。科学运用遥测、数字化等技术手段,摸清项目区农田利用现状、水土条件、增产潜力等资源情况,在宜机道路和管网规划布局上,与当地产业发展定位、产业调整需求、外围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做好有机衔接。二是提高建设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管控,建立“县级统筹、乡镇监管、村社参与、第三方检测”质量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切实保障高质量建成。三是完善验收流程。探索在工程设施运行一个农业生产周期后,再次组织“行业专家+受益人代表”团队实地开展最终评估的机制,对农田各项工程指标进行实地检测评估,适当提高工程质量保证金,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

坚持“众人拾柴”健全管护机制,在“管护体系”上实现更高水平。一是推进管护工作制度化。加强政策引领和监督考核,将高标准农田管护情况纳入建设绩效评价范畴。二是推进管护责任具体化。按照“谁使用、谁管护”原则,落实具体管护单位、责任人、责任清单。开展土地管护模式创新,探索委托管护、专职管护、流转管护等多种管护模式,提升管护效率与质量。三是推进管护资金多元化。探索建立高标准农田管护引导性奖补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引导保险机构开发适配建管的保险产品,探索农业灌溉水价改革建立管护基金,为管护工作提供更多“源头活水”。

坚持“良田粮用”提升农田产出,在“利用效能”上实现更高水平。一是提高良田高效利用。按照“就近集中、高效利用”原则,支持家庭农场、农业大户、农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高标准农田,引进专业化、集约化农业公司,开展体验农业、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电商等农业经营活动,促进高效利用。二是增加良田产出效益。围绕主粮种植产业全产业链,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大力发展“农业+”模式,促进农工互促、农旅融合,推动农业生产链、加工链、价值链“三链同构”。三是完善农事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激励政策力度,为高标准农田经营主体提供种苗育供、机械化耕种收、智能飞防、仓储销售等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降低高标准农田种植成本。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