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刘晓慧
2024年,达州市对《达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并于12月31日重新印发。
新修订的《规划》有哪些要求、主要任务是什么?近日,达州市数据局产业科科长陈海篮进行了解读。
问:新修订的《规划》背景是什么?
答:《规划》贯彻落实国省数字经济决策部署,依据《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达市府办〔2020〕20号)、《达州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达市府发〔2021〕31号)等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布局发展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建强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示范区,为全面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贡献数字经济力量。
问:《规划》有哪些要求?
答:一是强化全局意识,自觉将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置于国省发展全局之下,对标国省战略需求找结合点,遵循国省政策导向找发力点。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全市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对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三是注重错位发展,充分考虑产业布局特点、行业壁垒、区域产业竞争,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和重构。
四是着眼“东数西算”战略适度布局,立足市情实际发展重点产业,不搞面面俱到,集中资源、攥指成拳、加力加劲,以《规划》引领扎实推进全市数字经济产业成链发展、集聚成势。
问:起草《规划》前做了哪些工作?
答:《规划》起草前,达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赴德阳、永川、武汉、北京、上海等地学习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经验,系统谋划全市发展思路和路径。2022年,达州市数字经济局(2024年改名为市数据局)以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为依据,根据国家、四川、重庆有关数字经济发展指导文件梳理总结相应的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对达州市周边及国内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先试城市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同时,从产业布局特点、行业壁垒以及本区域同类产业错位发展等因素考虑,构建了以产业发展潜力和区域竞争两大产业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象限分析法加权评估打分,最终明确了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3大集群11个重点产业。
问:《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打造三大产业集群。按照数字要素驱动(大数据、数字呼叫)、数字产品制造(光电显示、电子元器件、智能车载、传感器)、数字化效率提升(数字农业、智慧教育、智能制造、数字政府、智慧能源)3大产业集群11个重点产业谋篇布局。
二是构建产业空间布局。指导达州高新区及其他县(市、区)构建好全市“一区一廊一环”数字经济产业空间布局,发展好具有自身特色的重点产业。
三是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包括招商引资聚力工程、联合创新赋能工程、数字人才强基工程、数字品牌塑造工程、数字基建支撑工程,逐步为全市数字经济产业构筑新基石、开创新路径。
问:具有哪些措施,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答:为保障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破解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规划》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协调,二是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三是夯实资金保障措施,四是强化目标考核机制,五是优化产业营商环境,着力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抓好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