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杨迎
2023年5月,达州市启动全市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计划用两年时间在市本级、县城、乡镇3个层面,计划总投资85.74亿元,实施100个项目,聚焦前端排放收集、中端污水转运、后端污水处理、末端污泥处理全流程。
两年攻坚行动时间过半,实际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川观新闻从达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了解到,攻坚行动开展一年多时间来,达州市已实现开工项目96个、完工项目27个,共计已完成新(改)建管网373.2公里,管网病害整治21.9公里,污水处理设施新建8座,改扩建、提档升级13座。整体项目已完成投资49.26亿元,占总投资63%。
达州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航拍图。
曾经,达州市存在雨污管网混接严重、老城区无排水系统等情况,加之部分污水管网年久失修,“跑冒漏”等问题突出,城镇污水治理症结出现排水基础设施落后、前端污水管网破损堵塞、改造滞后,终端管网污水处理厂运行低效等问题。
锚定“达标收集、达标处理”的攻坚目标。达州市从城镇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具体标准、雨污管网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着手,有序推进城市污水、地表水两套独立完好、互不交叉、封闭运行、闭环管理排水系统的建设。
在市本级层面,达州建立起了“1个项目由1名领导挂包、1个专班推进”的工作机制,每月实地督导项目进度、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项目按序推进,切实解决城镇雨污分流不彻底、污水收集和处理率不到位、配套不完善等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排水管网改造,完善城镇排水体系,改善城镇水环境质量。
达州市第三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主管(河市镇段)航拍图。
“随着攻坚行动的逐步推进,我们揭开污水治理的‘病灶’,多种方式进行解决,一方面夯实城市管网基础建设和排污问题的‘里子工程’,一方面捍卫江河水系‘面子工程’。”达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凌铃表示,水污染表现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管网是城市水系统治理的关键所在和薄弱环节。
为全面提升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攻坚行动启动初期,达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便会同达州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专家团队,以中心城区环保突出问题及潜在风险为重点,编制完成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中心城区生活污水系统治理技术方案、中心城区城市内涝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确保中心城区污水治理工作底数清、成体系、可持续。
老城区污水管网安装现场。
围绕“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总体思路,达州还积极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在推动城镇污水治理的同时,解决相关路段的积水内涝问题。
达州市中心城区朝阳东路小红旗桥至通川区第七小学校段,由于是典型两边高中间低的“U”型地理结构,导致在暴雨期间时常出现内涝现象。达州同步启动老城区雨污管网病害治理工程,将这一路段纳入进来,通过替换大管径管道,有效提高泄洪能力。
“打通地下‘毛细血管’,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凌铃表示,下一步将优化施工流程,压缩施工时间,减小围挡面积,持续按照“周调度、月督查、季通报、年度考核”的方式,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督促各地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维一体化机制建设,加快管网补短和设施更新改造,加强执法监督,提升治理水平,推动达州水环境持续向好,确保2024年底中心城区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65%,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6%。(达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