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产业”双轮驱动 达州税务驻村帮扶有绝招

2023-02-22 10:40:29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卓峻帆

陈镜霖 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徐洋

“我种了大半辈子土豆,第一次见到皮黑肉也黑的土豆。要不是税务局的驻村同志,我们哪有机会见到这新鲜物。”2月20日,达州万源市河口镇永安村村民马治彪挥动着锄头与同村李华辉说笑道,“不仅让我们见识了新鲜物,还帮我们找到了销路。”

永安村农产品第一销路便是“娘家人”国家税务总局达州市税务局。得益于永安村独有的高山地理位置和富硒土地,种植或养殖的农产品绿色健康,但困于地理位置及交通不畅,销售一直成为老百姓一大难题。

达州市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将永安村特色农产品作为单位食堂原材料采购主要渠道,并动员单位职工购买,为村民打通销售渠道。

两年来,驻村工作队共计帮助村民销售腊肉1000余斤、羊肉800余斤、干竹笋100余斤、土鸡300余只、蜂蜜200余斤、土豆及鸡蛋等农特产品,合计价值近20万元。

前不久,在驻村工作队协调下,四川省亿亩耕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派驻永安村。这位“新朋友”将帮助永安村在当地推广多种农产品科学种植标准和种植园管养技术,依托永安村已有种植项目,为永安村培养种植技术人才。

同时,村上的农产品可直接出售给公司,彻底解决出山“最后一公里”难题,并逐步形成种植→采收→运输→销售全过程的绿色农产品生产体系,助力永安村农产品走出大山。

春风拂面,不仅温暖土地,也温暖万千人家。永安村村民邹玲香便是驻村工作队的受益者之一。

“多年前,我了解到集体经济,但我们村一直没发展起来,驻村工作队带领大家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实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的转变。”邹玲香表示,她能在中药材种植上实现规模化生产,依托驻村工作队为永安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带来的便利条件,外出考察各类药材种子,学习药材种植经验。

目前,邹玲香发展黄精、山奈等中药材种植100余亩,为10余位村民提供劳动岗位。在她的带动下,永安村全村发展中药材种植400余亩,烟叶种植近300亩。

达州市税务局驻永安村工作队队员介绍,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拓宽销路”方式,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建立并依靠“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才+产业”双轮驱动,激发永安村村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热情及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图片由国家税务总局达州市税务局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