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娃娃如何吃好饭?②|大数据、云计算助力,这所城区学校食堂实现全流程全透明管理

2022-03-24 18:38:02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袁敏

【导读】

“人民教育政府办、学生娃娃吃好饭”——这是达州响亮提出教育工作指向。在达州,公办中小学全面取消择校费,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食堂全部收回公办。

今年2月15日,《达州市中小学校食堂建设和管理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出台并实施,对全市学校食堂的建设选址、功能布局、设施配备、制作流程、人员管理等作出具体执行标准。

念好达州1246所学校食堂高质量运行的“紧箍咒”,《规范》为达州68万余名学生在校“吃好饭”的基础保障。

《规范》实施一个多月以来,达州的学校食堂有了哪些新变化?近期,四川在线进行了实地探访。

​达州频道 徐洋 杨迎 摄影报道

互联网+智慧监督 透明厨房“校餐卫士”齐上线

达州中学杨柳校区是2016年秋季投入使用的新校区,该校食堂位于进入校区的右手边,是一栋独立的三层式建筑楼,大厅宽敞整洁、设备干净新齐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下午3时许,达州中学杨柳校区食堂大厅桌椅收拾整齐,电视屏幕实时播放着《新闻联播》。

进入食堂左手边,有一个名为膳食管理中心的小房间,墙上并列着四个显示屏幕,50个实景画面滚动播放着。

据学校综合处副主任苏胜林介绍,通过视频监控,就可以实现厨房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可视化,主动接受各方监督。“每道菜肴从厨房端到售卖台,背后要经历好几道工序,这样的‘透明厨房’就相当于用科技手段为就餐师生装上了‘千里眼’,真正做到食品安全无缝化管理,让操作流程更加透明化、公开化。”

在达州中学杨柳校区,服务食堂食品安全的科技手段远不止视频监控一项。

走出膳食管理中心,墙面上一块大屏幕显示着“校餐卫士”。

据苏胜林介绍,“校餐卫士”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学校食材溯源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学校食堂经营资质、晨检信息、校长陪餐、消毒清洗、垃圾处理、明厨亮灶、过期食材预警等信息公示。

“通过构建食品安全数据全链路,打通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壁垒,形成学校、监管部门以及公众的监督监管合力,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校园食品安全防控与治理水平。”

川观新闻翻看大屏幕显示着,证照公示、每日菜谱、后厨直播、食材溯源、晨检公示、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板块。

在食品溯源板块,可清楚的看到土豆、白萝卜、牛心莲白、大白菜、本地黄瓜等常用菜品的详细信息记录,“让食材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

“以往通常采用纸质记录方式,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和分析工具,加上人员少事情多,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导致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较低。”苏胜林说,至从学校使用了“校餐卫士”小程序,监管部门可实时掌控与智能分析,学生家长也能实时查询他们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架起三方沟通桥梁。

设立“回音壁” 不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

“现在打餐阿姨的手不抖了,但速度较慢”“希望食堂考虑体训生、训练强度大,饭菜需求大”“取餐窗口有插队的现象”……

在食堂大厅一侧,学校设置了“回音壁”,学生可以将自己对食堂饭菜质量、员工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意见和表扬写下来,“我们每天都会收集学生的意见并及时回复,让食堂与学生的互动更加密切。”

“回音壁”是学校推行的学生评餐机制。除此之外,学校也同样推行厨师试餐、校长陪餐、教师同餐、家长监餐的“五餐”监管机制。

在食堂二楼的陪餐区域,墙上悬挂着校领导陪餐制度、食堂“五餐”机制等张贴公示,而《陪餐一览表》上,陪餐领导、同餐教室、监餐家长、试餐厨师等姓名也进行了张贴公示。

走进食堂后厨间,工作人员们正在为晚餐做忙碌准备。

在达州中学杨柳校区食堂里,制度上墙,细化标准流程也是一大特色。

蔬菜切配间、面点加工间一应俱全,每个工种都有一个单独的操作空间,每个工作流程也有详细的步骤标准。

就拿最简单的蔬菜清洗工作,也有采购蔬菜、去根去杂物、清水浸泡15分钟,两次清洗后进行烹饪。

在后厨通道墙上,一幅巨大的食堂操作流程图处于显耀位置,它将食堂操作流程诸如采购、验收、入库、粗加工、切配、烹制、留样、餐具消毒、开餐等每一步的顺序要求详细记录。

苏胜林说,从2020年秋季开始,达州中学陆续收回3所承包食堂并自主经营。食堂负责人和管理责任人全部由学校工作人员担任,劳务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由学校对外公开招标并接受学校管理。

(部分图片由寇军拍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