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大竹县挂上了“施工图”

2021-06-05 14:44:09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袁敏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各地各部门必须紧扣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这个目标,守正创新、激情奋进、担当实干,一步一步推动目标变成现实。”

6月3日至4日,大竹县委“奋进新征程•实现新跨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专题读书班举行。两天的集体学习中,学员们学思结合、碰撞思维,“十四五”时期“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等问题渐渐明晰,推动“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目标坚定不移。

近3年,大竹县在中国西部百强县中排名分别为51位、49位、46位,正按照每年上升3位的速度稳步提升。照此速度,到2025年可上升至31位,进军第一方阵指日可待。

不过,大竹县自加压力,时刻保持紧迫感和危机感。

大竹县委书记李志超说,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激烈竞争,在缺少资源“先天优势”和政策“红利优势”的情况下,要实现“换道超车、争先进位”,就必须拼速度、拼质量、拼效率,才能在激烈的位次争夺中突出重围。“全县各地各部门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专注加快发展,认真对照中国西部百强县所涉指标,逐项梳理、对标补短,力争到2025年排名跻身前30位、进入第一方阵。”

在4日下午召开的读书班学习成果集体交流会上,就坚定不移推动“进军第一方阵”目标见效展开综合研判,做出部署安排。

坚定不移做强产业支撑

在评价中国西部百强县的30项指标中,涉及经济指标有20项。进军第一方阵,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

大竹县是传统产业强县,产业特色鲜明、基础牢固,多年来发展成效显著。但大竹县也清醒地看到短板,规模不大、支撑不强,特别是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没有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条。

如何发展壮大产业?李志超提出,要突出“四个重点”,即承接配套、集群延链、招商引资、平台支撑。

承接配套。明确全县产业发展方向即是发挥毗邻重庆的优势、认真研究重庆地区产业政策,大力发展“配角经济”,特别是在智能制造(汽摩配)方面,全面承接关联产业要素溢出和功能配套,从而做大做强产业基础。

集群延链。大竹县的首位产业是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优势产业是智能制造和新材料(苎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围绕“1+2”产业重点,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两篇文章,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针对能源建材、轻纺鞋服、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当前,要加快推进川环科技二期、天宝锦湖二期、众联机电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加快推进天宝锦湖、维奇光电本土上市步伐。”李志超说。

招商引资。大竹县已创新建立“8+5+6”招商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带队外出招商考察。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充分挖掘商情商源,创新开展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推动形成全员招商的大招商格局。

平台支撑。加快推进省级大竹经开区、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建设,聚力打造“两区五地”——国家级经开区、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区,西南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西部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中国苎麻纺织鞋服基地、生态园区样板地、智慧园区场景应用地,力争到2025年园区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时,充分借助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和成华区飞地园区“两个综合平台”,持续深化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和“六同”机制,真正把平台做深做实。

坚定不移深化城乡统筹

融入新发展格局,做强经济腹地是支撑,畅通经济循环是关键,这些都离不开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李志超说,认真研究大竹城乡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区域间互联水平更高、要素流动更畅、融合程度更深。特别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交通基础方面。当前,重点要配合推进西渝高铁开工建设,做好城宣渝高速、大垫高速、大竹-达州新机场快速通道建设准备工作,加快竹垫路、高庙路、竹庞路改造前期工作,加速构建“四铁四高速七干线”交通网络,扩展对外开放空间。同时,做深做实“引水入竹”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土地滩水库、全域供水和乌木滩水库河库连通工程。

城市建设方面。大力实施“城市北进”战略,持续推进城市路网建设、新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整治,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生活配套,加快推进北湖公园规划设计和星级酒店、北城医院建设,规划建设北城金融集聚区、高铁商务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广泛开展“路口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和管理秩序,提高人民群众素养,全力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乡村振兴方面。当前,重点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在五年过渡期内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持续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狠抓农业产业培育,推进“5+5+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协同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种子生产基地县、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要加快补齐农村在水、电、路、气、通信、物流等方面的欠账,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治理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推动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此外,会议还就坚定不移抓好生态环保和改善民生福祉作出明确要求,并细化目标任务和责任部门单位,压紧压实责任。

坚定不移抓好生态环保重点包括抓好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李志超说,各县级河长和相关乡镇要认真落实河长制,采取针对性措施;住建、农业农村、畜牧等部门要持续推进污水直排口清零、污水处理设施运维保障、养殖业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任务,确保今年劣Ⅴ类和Ⅴ类国省考断面全部清零;各乡镇(街道)和行业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30条措施,加大行业整治力度,确保今年优良天数达330天以上。

坚定不移改善民生福祉包括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内容。

“总之一句话,大家要心里装着百姓、想着百姓,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想、所思、所盼。”李志超说,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大竹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