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频道 赵权军
回顾4月底,达州市委立足新的历史阶段和历史节点,把握新时代达州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规律,提出了“新阶段七问”:使命担当,我们怎么做贡献?面对激烈竞争,我们怎么找出路?面对绿色发展,我们怎么补短板?面对城乡差距,我们怎么促协调?面对风险挑战,我们怎么保安全?面对群众期盼,我们怎么去顺应?面对繁重任务,我们怎么抓落实?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下,达州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该如何回应“新阶段七问”?5月31日,达州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召开“学党史,悟三新,应七问”的专题研讨会,就司法行政系统如何强担当、补短板、找突破展开大讨论,锚定目标定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过去五年 高标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在“十三五”时期,特别是司法行政系统重组以来,达州各级司法行政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1+4”总体工作布局,高标准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2019年以来,达州司法行政系统共有8个集体、11名个人获得司法部表彰,17个集体、21名个人获得司法厅表扬,4个集体、6名个人获得达州市委、市政府表扬。“指导站+工作站”异地法援新模式成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20大特色亮点工作之一。
特别是“行政立法联系点+信息点+宣传点”工作经验荣获“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实践案例”,并入选四川省2021年法治蓝皮书。
“我们在看到成绩同时,也应发现存在的不足,找准方向,补齐短板,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达州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魏雪峰说,进入新发展阶段,司法行政工作基础不够牢,城乡法治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五年,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司法行政在新的历史阶段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绩。”
魏雪峰解释道,根据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精准务实的举措,加大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创新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升风险挑战预见、预判、合法处置的能力水平。
与此同时,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构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未来五年 为中心工作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聚焦“新阶段七问”,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达州司法行政系统各项工作都将围绕“十四五”发展战略路径,用中心工作大局、大势谋划、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为“十四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
魏雪峰说,面对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达州依法治市工作出现新变化,健全依法治市办与各协调小组优化、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依法治市整体合力。
具体来说,达州将以依法治市“大服务、大讲堂、大创建、大走访、大督查”五大活动为抓手,开展“法治促进基层治理”“法治服务乡村振兴”“法治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深化“法行达州”“法治达人”品牌,形成一批在全国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普法工作同步推进,结合巴渠“诚实信义”地域特色,打造一批法治文化阵地、推出一批普法宣传经验,在全社会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一切工作都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达州司法行政系统围绕“九个年活动”和重点项目,为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谈判、协议文本审查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针对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大体检活动,筑牢企事业机关的法治堤坝。
司法便民,司法为民,让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服务中感受到公平、公正。达州司法行政系统通过加强实体、热线、网络等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法律援助、律师服务、司法鉴定、公证、人民调解等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在市域社会治理和基层治理领域,达州司法行政部门也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即重点培育一批品牌法律服务机构和名牌法律服务人,整合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等资源,打造“一站式”高效集约化排查、预警、化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平台,用司法行政力量建设平安达州。
(图据达州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