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刘后浪

2020-09-29 16:41:56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陈娇

乘风破浪的刘后浪

——记省“脱贫榜样”“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刘后浪

刘后浪

陈小平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达川区万家镇碗厂沟村有个“驼背儿”,姓刘名后浪。

虽然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长大后能够光宗耀祖,后浪推前浪。

但自从12岁那年,突然得了一种腿疼的怪病之后,村民们几乎都一致认为:“这娃这辈子再也浪不起来了!”

为啥?

因为他得的不是啥怪病,而是“强直性脊柱炎”。

父母背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几年下来不仅没有好转,反倒拄起了双拐。

最严重的时候,刘后浪在床上躺了两年多,不要说下地干活儿,就是生活自理都困难。

“我要站起来!”年少的刘后浪心有不甘,家人更是舍不得放弃。

几个姐姐和父母东拼西凑了10多万元送他到成都的一家大医院做了手术。

打这起,虽把拐杖甩脱了,腰却再也直不起来……成了个“驼背儿”。

看到弟弟在家里啥也做不了,心疼他的大姐把刘后浪带到广州打工。

大厂不收,就到小厂里做手工。尽管处处求人,格外用心,但却总是干不长。

后来,姐姐干脆在当地开了一个小卖部,让他守着,算是有了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

刘后浪

虽然身体有残疾,但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后浪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还是要做点事情”,便带着攒下的几千块钱回了老家,买了两头牛,准备养牛。

可黄牛脾气太暴躁,特别是公牛,经常踢人、伤人,而且力气又大,刘后浪个子矮,腰也伸不直,根本拉不住,只好忍痛把牛卖了。

“老家太穷了,守着几亩地,也刨不出金蛋蛋来!”看到牛养不成,刘后浪又寻思着学一门实用技术。

于是又来到了广州,找到一家牙科诊所,表面上是给医生打下手,实际上安的是“偷师学艺”的心。

“偷学”了两年,感觉差不多了,刘后浪回到家乡当起了游医,哪里赶场就去哪里摆摊儿。

还别说,没过多久,刘后浪便有了一些名气,不出摊儿时也有患者慕名前来找他拔牙看牙。

“我没医师资格证,万一出了个啥事可咋办?”随着上门的病人越来越多,刘后浪却害怕起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慎重考虑,他果断结束了“牙医生涯”。

打工不成、养牛不成,当个看牙的游医也不成,看着年迈的父母和一贫如洗的家,还有当年治病欠下的债务,刘后浪的心揪成一团。

一天,他看到电视上有人因为养豪猪赚了钱。

“豪猪居然能卖钱!”刘后浪一下子来了精神。

那几年,因退耕还林,刘后浪家里种的玉米、红薯、南瓜等粮食和蔬菜经常被山里的豪猪毁坏。

因为豪猪是“三有”野生动物,撵又撵不走,打也不能打,又没有天敌,越来越多,一家人为此伤透了脑筋。

野生的豪猪这么多,说明我们这里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适合养殖!刘后浪灵机一动,打起了养殖豪猪的主意。

可是,猪苗从哪里买?圈舍怎么盖?他大脑里一片空白。

不懂就学!刘后浪在自家玉米地边上做了陷阱,抓了两只豪猪偷偷试养起来。

他每天观察毫猪的生活习性,看他们吃什么,喝什么,怎么繁殖,不到一年就摸清了门道。

心里有了底儿,刘后浪把抓来的野生豪猪放回了山里,自己到外地正规的豪猪养殖场购买了猪苗并到相关部门办理了养殖许可证,办起了养殖场,在养豪猪的同时,顺带着也养了一些羊。

而就在此时,刘后浪也因为残疾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政府出资为他盖了圈舍,送来了相关书籍,还派了技术人员对他进行技术指导。

刘后浪也没有闲着,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豪猪身上,几乎吃住睡都在豪猪圈里。

图为9月23日,刘后浪正为羊投放饲料。

短短几年,他的圈里就有了200多头豪猪。

“行情最好的时候,成年豪猪每斤能卖60元左右,猪苗能卖到1500元。”刘后浪依靠豪猪成功脱了贫,当上了全省首届“脱贫榜样”,还在42岁的“大龄”收获了爱情,与在邻镇残联上班的一个姑娘结了婚。

面对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刘后浪,村民们半开玩笑说:“后浪这回终于乘风破浪了!”

“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正在势头上的刘后浪并不甘于此,他心里正在酝酿着一个更大的计划:争取政策支持,建千头规模的养殖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

野生动物养殖被纳入了清理整顿范畴。

刘后浪二话没说,响应号召忍痛把200多头豪猪全部作了无害化处理。

虽然当“豪猪大王”的梦碎了,但刘后浪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并没有停止。

疫情一控制住,他就到镇上的农村信用社贷了5万元钱买了黑鸡苗,利用养殖豪猪的圈舍和自家地处大山的天然优势饲养生态黑鸡,扩大了山羊的养殖规模。

有了之前养豪猪的经验,刘后浪养殖黑鸡和山羊更是得心应手。

几个月下来,700多只黑鸡全都长到了三四斤左右,200多只山羊也膘肥体壮。

“电视上那些乘风破浪的姐姐算个啥?瞧瞧咱村刘后浪!”看到劲头更足的刘后浪村民们禁不住感叹:“再大的风浪也打不垮这个后浪!”

(陈小平 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