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消息(记者 徐洋)2月8日,为有效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散蔓延,防输入、防输出、防暴发、防流行,达州市达川区出台《达州市达川区居民小区封闭式管控工作规范(试行)》,对管控的范围、主体、模式及措施提出了详细的规范。
此次管控范围包括达川区辖区范围内所有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三无楼院”(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无人防物防措施)、独栋居民楼、单位家属院等居民集聚区。
有物业管理的小区责任主体为物业管理公司,区住建局和乡镇(街道)、社区负责指导、监督。“三无楼院”、独栋居民楼责任主体均为所在社区,乡镇(街道)负责指导、监督。单位家属院责任主体为所在单位,社区加强指导和监督。
所有小区、楼栋、单位都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居住在本小区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住户、需要到本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人员持各级指挥部统一制发《工作证》进出小区;小区(“三无楼院”、单位家属院)其他住户持小区物管(守楼护院小组、单位)统一制发的《居民证》按限定次数进出小区。非上述人员确因需要出入小区的,由辖区所在社区办理《出入证》。外来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外来车辆(特种应急车辆除外)一律不得进入本小区,特殊情况由管理人员做好登记备案。
根据情况,分为三级管控模式:
具体管控措施:
一级管控。对已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以下简称确诊病例)的小区、“三无楼院”、独栋居民楼、单位家属院挂牌管理,从确诊之日起实行一级封闭式硬隔离。
1. 人员车辆管控。严格“不出门”,小区入户大门、楼院楼栋进出口、单位家属院以及车库门一律封闭并张贴公告,禁止一切人员、车辆进出(特殊情况除外);每天开展不少于两次对确诊病例楼栋住户的体温监测。
2. 环境卫生消杀。确诊患者家庭由区疾控中心负责开展一次彻底消毒作业,确保患者家庭及周边区域不再有病原体存在;管控范围内的小区、“三无楼院”、独栋居民楼、单位家属院的公共区域由相关责任主体负责消毒,每天不少于3次。
3. 生活垃圾处置。确诊患者家庭的生活垃圾,由区疾控中心负责处置;确诊患者同楼栋住户生活垃圾由相关责任主体负责,用1500-2000mg/L浓度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喷湿,待消毒作用一小时后,按生活垃圾处理;其他住户生活垃圾,密封后统一放置垃圾暂存点,由相关责任主体负责处理。
4. 工作队伍组织。乡镇(街道)负责组建一支含社区、派出所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人员组成的不少于4人的服务队伍,其中管护专员2名(全时段受理,AB角制),协调解决生活、就医等方面的问题。区商务局安排至少一家超市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一级管控期限为14天,期满后无新增确诊病例发生,自动降级为二级管控。
二级管控。对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以下简称疑似病例)、发热门诊就诊且有流行病学支持的发热病例(简称发热病例)、有密切接触类以及一级管控期满转入的小区、“三无楼院”、独栋居民楼、单位家属院实行二级封闭式隔离。
1. 人员车辆管控。倡导“不出门”,本小区人员和车辆实行出入证、限时段出入管理(具体由所在乡镇、街道牵头组织实施)。严格管控小区入户大门、楼栋进出口、单位大门以及车库门,禁止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特殊情况除外)。疑似病例、发热病例、有密切接触类人员家庭一律不得外出。其他家庭可指派1名相对固定家庭成员每两天外出1次采购生活物资,并佩戴口罩凭有效证件实名登记出入小区。每天开展不少于两次对疑似病例、发热病例、有密切接触类楼栋住户的体温监测工作。
2. 环境卫生消杀。疑似病例、发热病例家庭由区疾控中心负责消毒作业;管控范围内的小区、“三无楼院”、独栋居民楼、单位家属院公共区域由相关责任主体负责消毒,每天不少于2次。
3. 生活垃圾处置。疑似病例家庭生活垃圾处置、发热病例家庭生活垃圾处理,由区疾控中心负责;其他住户生活垃圾,密封后统一放置垃圾暂存点,由相关责任主体负责处理。
4. 工作队伍组织。乡镇(街道)负责组建一支不少于2人的服务队伍,协调解决生活、就医等方面的问题。
二级管控期限为14天,期满后无新增疑似病例、发热病例、密切接触类人员出现,自动降级为三级管控。
三级管控。对无一、二级管控中出现的情形或二级管控期满转入的居民小区,实行三级封闭式管理。
1. 人员车辆管控。倡导“少出门”,加强对小区入户大门、楼栋进出口、单位大门以及车库门的管控,严禁外来人员、车辆进入(特殊情况除外)。每户家庭可指派1名相对固定家庭成员每两天外出1次采购生活物资,进出人员一律接受体温检查,并佩戴口罩凭有效证件实名登记出入小区。
2. 环境卫生消杀。管控范围内的小区、“三无楼院”、独栋居民楼、单位家属院公共区域由相关责任主体负责消毒,每天不少于1次。
3. 生活垃圾处置。所有住户生活垃圾,密封后统一放置垃圾暂存点,由相关责任主体负责处理。
4. 工作队伍组织。由小区、“三无楼院”、独栋居民楼、单位家属院相关责任主体自行负责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