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消息(陈小平 记者 徐洋)“快看,区里又发通告了,出省、市、县和县内客运班车都暂停运营了,我们还是等一段时间再出门。”1月30日,达州市达川区新型肺炎防治指挥部《关于辖区客运车辆暂停运营的通告》在当地媒体一经发布,就迅速出现在了该区石板街道石河村11组的微信群中,引起讨论提醒。
据“群主”、石河村11组小组长冉珍介绍,群里除了村社干部,其余全是本组村民,每家每户都有人在里面。村社干部会第一时间把区里发布的疫情防控通告、公告和工作信息转到群里,让大家第一时间看到。
据了解,达川区地处川渝陕结合部,是一个以农业农村为主的百万人口大区,常年有30余万在外务工人员,幅员面积大、流动人口多,疫情防控任务重、难度大,再加上新型肺炎传染性强,层层开会势必会造成人员聚集,加大疫情传播风险。
怎样让信息第一时间传播到基层,传进老百姓的耳朵里成为达川区在疫情防控信息传播上思考的难题。
对此,一方面用好广播“村村响”和流动宣传车,将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的通告、倡议书和新型肺炎科普知识录制成音频,在城乡滚动播放。另一方面,发动基层党员干部以村、组、小区、楼栋为单位建立微信群,并由村、组、社区党员干部担任群主,通过微信群转发各类通知、通告和中央、省、市媒体发布的疫情信息、指示精神和科普知识,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引导。
“全区681个村(农村社区)小组和城区1000多个小区、楼栋共建立了近万个村民群、居民群。”达州市达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鑫告诉记者,这些微信群覆盖了全区绝大多数的家庭,不仅打通了疫情防控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还为疫情防控情况搜集、通知通告下发、工作部署和网络谣言的澄清提供了平台。
“我们楼下有家庭茶馆在关门打麻将,听声音不止一桌。”1月29日下午,该区三里坪街道三里坪社区一居民在小区微信群里反映有茶馆在偷偷营业。社区干部看到消息后,迅速来到现场将人员劝离并责令家庭茶馆停业。
“现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杂,大家传来传去,云里雾里的,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不知道该信谁。”该区翠屏街道新南社区居民郭勤告诉记者,自从加入了楼栋群以后,来自官方的权威信息多了,谣言也就没了传播空间。
据了解,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达川区没有发生一起大面积网络谣言传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