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易地扶贫搬迁典型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www.scol.com.cn (2018-11-30 17:15:31) 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编辑:陈娇王晓林 程一凡 刘姣  

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大竹县委宣传部供图)

四川在线达州消息((王晓林 程一凡 记者 刘姣)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四川省有4项地方典型经验被通报表扬。其中,“大竹县创新‘双靠近三融合’模式,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的典型经验作为达州市7个县(市、区)的唯一案例,荣膺上榜。

大竹县月华镇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既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的举办地,也是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据月华镇党委书记孔祥胜介绍,九银村易地扶贫搬迁点占地31亩,紧邻月华食品加工园、石河—月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南大梁高速公路出口和国道210线旁,区位优势显著,加之临近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成为易地搬迁贫困户开启新居、新业、新生活的最佳选择。

迁入贫困群众为新家贴“福”字(大竹县委宣传部供图)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号工程”,对于其规划选址,该县立足科学、实用、长远,着眼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坚持“以产带迁、以迁兴业”理念,搬迁前围绕产业规划布局安置点,搬迁后聚焦安置点适度引进产业,有效推动安置点和产业“双向靠近、协同发展”。

在科学规划选址中,大竹县把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与城乡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推动安置点靠场镇、靠园区、靠乡村旅游区、靠产业基地、靠新村,让搬迁群众进城区、进社区、进安置聚居区、进交通便利区安居,坚持有地灾隐患的不选、无发展后劲的不选、基础难改善的不选、上学就医难的不选、群众不满意的不选。同时,制定奖励扶持措施,在安置点适度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群众“就业难”问题,推动产业向安置点靠近。

贫困户搬入新家(大竹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穿鞋带的活轻松得很,我在屋里就可以做,一天可以挣20来块钱。”11月28日,搬进安置点的焦云修老人提起自己的新居赞不绝口:“以前,我和老伴住在天星村二组半山腰上的土墙房里,出门全是泥巴路;做梦都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跟城里人一样,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我在东柳醪糟公司扫地还有工资,加上低保、老农保、粮食直补的钱,我一年就有1万多块钱的收入,前年就脱了贫。”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大竹县累计投入资金6.27亿元,建成“双靠近三融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68个,搬迁5194户15722人,搬迁群众通过就近就地就业月均增收1200元。2018年,培训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09人,劳动力劳务输转就业1.67万人,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1085个。同时,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建立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每月人均增收超过500元。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