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达州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整治 一年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0余万元

www.scol.com.cn  (2018-07-24 16:13:50)  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编辑:陈娇李振  

按照国家总局、省局统一部署,近一年来,达州市开展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检查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562家次,现场纠正违规行为50余起,下达责令整改42户次,处理投诉举报9起,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76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挽回群众经济损失20余万元。

按照国务院食安办、省食安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达州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深入推进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一是突出整治重点。针对群众反应强烈、投诉举报多的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反应问题多的食品、保健食品开展监督抽验。二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要畅通举报平台和充分发挥信息员、协管员的作用,提升案件线索发现能力。要集中精干力量查办案件,着力查处一批有影响的案件。要加强案件督办协办、区域执法协作和部门联合行动,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一方面要继续利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报刊等,大力宣传保健食品整治工作;要深入社区、城郊结合部和农村等存在隐患的区域,大力开展保健食品法律法规及其基本知识的科普宣传;另一方面要及时向社会公布监管信息,及时曝光典型案件。

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市食品、保健食品经营行为得到进一步的规范。2015年新的《食品安全法》出台后,达州市对保健食品经营依法实施了监管和规范化要求,目前全市经营保健食品获许可证1885家,备案162家;普通群众认识程度有所提升。去年以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开展了400余场“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同时,利用新闻媒体、“3.15”消费日、“全国食品药品宣传月”等活动形式进行了集中宣传,不少群众表示要擦亮双眼,远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会销。(李振)

食药小知识》》》

如何识别易与保健食品混淆的普通食品?

从产品的包装标识上,保健食品包装上有典型的“小蓝帽”标示,其标签标识上有国家食品药监部门的注册号或备案号,或者省级食品药监部门的备案号,适宜人群和服用量以及警示语“本品不能代替药品”等,而普通食品没有。

保健食品推销存在哪些陷阱?

保健食品市场上的常见陷阱包括“专家健康讲座”,即在酒店、宾馆等场所举办免费“专家健康讲座”,邀请所谓“专家”讲述某某保健食品效果神奇,然后以“赠药”、“送纪念品”、 “免费旅游”“打亲情牌”等手段吸引消费者,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

如何识别保健食品夸大宣传?

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仅限于其外包装上标称的保健功能,任何超出其标示范围的功能宣称,特别是“治疗”、“防治”均是虚假夸大宣传,不可信!世上没有“万能药”,特别指出的是:保健食品根本不是药品,就更不可能“包治百病”。

盲目相信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不但会使钱财受损,还会损害身体健康,耽误病情。对于任何宣称可以治疗疾病的保健食品不要相信、不要购买,谨防钱财和健康受损。身体有疾病,请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发现家人或朋友因非法会销上当受骗,该怎么办?如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如果家人或朋友因非法会销上当受骗,请立即拨打12331或12315举报电话,如果非法会销有涉嫌欺诈行为的,可以向当地公安局举报。凡参与会销购买产品的同志,一定要保存好购买产品的票据、宣传资料以及会上宣讲的音像资料等,为执法部门提供有力证据,以便挽回损失和有力精准打击不法分子。

根据《达州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试行办法》规定,市民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一经核实,可获得500元至10万元的奖励。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