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到2020年 达州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在川东区域领先

http://www.scol.com.cn  (2017-05-12 13:36:01)  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编辑:陈娇徐洋  

    四川在线达州消息(记者 徐洋)5月11日,记者从达州市卫计委获悉,日前召开的全市卫生计生系统专题会提出,2020年,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在川东区域领先,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拥有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期望寿命、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

    近5年,全市累计投资15.5亿元,实施项目1420个。全市每千人口拥有病床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从2010年的2.32张、2.40人增加到2016年的4.55张、3.99人;市中心医院被确定为全省10个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四个百万人口县(区)人民医院全部建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市和7个县(市、区)均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6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2103.03万人次,住院病人92.73万人,分别较2010年增长38.16%、56.80%;全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连续7年低于全省平均值,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截止2016年12月底,全市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共4145个,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2816台(件),从业人员总数33966人。据了解,目前,全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医疗服务结构失衡,分级诊疗格局尚未形成,不合理就医秩序尚未有效扭转;市级公立医院负担较重,住院加床情况比较突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利用不足。

    民营医疗发展不足。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仅占总量的1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服务量仅占总量的15%;全市100张床位以上民营医疗机构仅有16家,其中二级民营医院仅有5家。

减少县外转诊

使95%的患者在县域内诊治

    “十三五”期间,达州力争30个医疗卫生储备项目全面落地,总投资16亿元,建设规模38万平方米;将市中心医院建成川东区域医疗中心,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川东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县级综合医院全部建成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4所已建成三级医院的县(区)综合医院继续巩固提升等次,在7所县级中医院中力争1—2所建成三级中医医院;提升县级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减少县外转诊,使95%的患者在县域内诊治。

    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健康“守门人”作用。依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居民开展签约服务,让老百姓人人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按照达州市“双百”城市建设规划,加强主城区医疗建设规划,重点引进社会资本举办3—5所具有一定规模水平的医疗机构,形成布局均衡合理的主城区办医格局,满足城区群众医疗服务需求;重点引进华西医院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在达州主城区新建一所分院。

完善疾病防控网络体系

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达州市疾控中心作为川东区域唯一一家三级甲等疾控中心,将打造成全省和川渝陕结合部有影响力的疾病防控中心;把县级疾控中心打造成县域内疾病防控的技术指导中心;在各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立预防保健科室,形成比较完善的疾病防控网络体系。

    市妇女儿童医院力争2017年底完工,2018年6月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县妇幼保健院与同级计生服务机构资源整合,建成市、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一步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完成乡镇卫生院与乡镇计生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形成与“全面两孩”政策相配套的生育服务支撑体系。把市民康医院建成三级医院,打造成全市精神卫生中心,各县(市、区)力争建设一所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或在综合医院内设立精神卫生科室。

“健康+旅游”

培育3—5家康养旅游基地

    达州将围绕“1+2+2”的目标,申办四川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市级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医教研水平,着力构建健康服务和中医药发展“两大产业体系”,到2020年,力争全市健康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8.2%,瞄准未来健康养老的巨大需求,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全面的合作机制,大力支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科、老年病房或老年护理院,大力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中医药诊室,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病医院和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医养结合”机构。

    同时,大力培育“健康+旅游”新业态,力争培育3—5家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中药材种植、中医药养生体验旅游、中医药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康养旅游基地,打造有达州特色的康养旅游品牌。

实现看病就医“一卡通”

构建高效惠民体制机制

    达州将坚持“走出去”,每年选送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副高职称以上人才到国外深造或到国内知名院校、医院学习提升;坚持“引进来”,用三年左右时间,为二级以上医院引进硕博人才300名;坚持“留得住”,落实国家、省、市的引才政策,结合卫计系统实际出台具体的优惠政策,让引进的高端人才安心工作,让招进的基层人员安心扎根基层。

    达州将建成互通共享的市、县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推进居民健康卡普及应用,实现看病就医“一卡通”。建成覆盖全市的健康大数据互联平台,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为群众提供网络医疗、在线预约诊疗、健康教育咨询、药品配送等服务。

    补足贫困地区健康服务短板,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助推全市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对因病致贫人口,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健康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助推劳动力恢复;落实“两保三救助三基金”政策措施,避免贫困群众发生疾病灾难支出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建好491个贫困村卫生室。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巩固好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等改革的基础上,2017年重点推进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病种付费、城乡医保制度“六统一”、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药品采购“两票制”、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以实际成效增强群众获得感。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