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消息(黄远植 记者 刘姣)4月21日,记者从达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近期,达州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整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截至目前,签订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书2806份,下发监督意见书121份,责令整改115家,取缔(劝离)流动摊贩971个;立案查处8件,已结案5件,罚款56000元。
据悉,为长效监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达州市各县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重点检查了学校食堂和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店是否持证经营;是否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业人员是否依法取得健康合格证明;是否建立原料进货验收登记台账及索证索票;加工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是否保持整洁,餐用具清洗消毒、“三防”设施、食品添加剂使用、留样及餐厨废弃物管理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针对发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按相关要求,督促其及时纠正和整改,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达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约谈了市级餐饮服务单位主要负责人,提出今年将重点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进一步推进“明厨亮灶”工作;通川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在专项检查的同时,对学校食堂负责人、专职管理员、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现场教育培训380余人次。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200余份(册),接受现场咨询3000余人次。
大竹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大竹县教育科技知识产权局推动学校食堂建设,实现全县学校食堂量化分级,2017年底20%达到A级,80%达到B级,“明厨亮灶”达100%;2017年2月底,万源市针对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充分利用电子监管平台,实现24小时不间断动态监管。并与教育部门、乡镇、街道食安办建立联动机制,共享监管信息,多角度、全方位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开江县市场监管局畅通“12315”“12365”“12331”举报热线,推行“监管部门依法监管、教育部门主体管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近日,在对天师镇一所学校食堂检查时,发现正在使用的大米和食用油均不能提供出厂检验合格证,且未建立相应的进货查验记录,责令该校立即整改,并处2万元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