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消息(记者 徐洋 严衡玬)10月27日,政协达州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在召开,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履职尽责,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各类民生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议。其中,记者发现“农村发展产业同质化”问题成为本届多数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农业界政协委员王明与其他七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报了《关于对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预防同质化现象的建议》,其中分析,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导致产业同质化现象发生的原因有产业发展缺乏统筹、沟通;缺统一规划,对市场、供需、品种等不了解;缺真抓实干,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产业链和品牌,多以鲜销为主,达州叫得响的农产品知名品牌不多。政协达川区委员会在《关于破解农村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的建议》中,也提到特色产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如目前达州仍在大量发展清脆李,市场已趋饱和,产品滞销压力凸显。
此外,叶祥金、李德祥、胡清三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报了《关于统筹农村产业发展避免同质化的建议》,其中分析,扶贫模式单一,多以发展种养殖产业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短、基地分散、规模过小;信息渠道不畅,难以应对市场风险,也都是导致农村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建立大数据中心 走品牌发展道路
政协达川区委员会在《关于破解农村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的建议》中建议,达州应搭建脱贫攻坚工作和产业发展大数据处理和云管理中心,建立农产品供求信息系统,完善农村产业动态监测机制,实现农村产业发展有关数据的全面观测、及时更新、多向传递,实时反馈;相关部门要结合农村的传统历史、资源禀赋、地形地貌、市场需求以及群众基础等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规模,优化品种种植结构。
该《建议》还建议,达州应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建立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包括冷链物流在内的物流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同大市场的脱节;要发展一批规模大、档次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量级加工企业,实现特色农产品的初加工、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解决初级农产品产量过剩问题;同时,要积极开展产品分等、农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登记活动,走品牌发展道路。
关键词:完善基础设施 建成一批产加销企业
农业界政协委员王明建议,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时,还要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专合组织,特别注重本土加工企业培育,建成一批农业产、加、销企业;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做到路网、田网、水网、电网等配套,逐步规划建立农产品可保鲜、烘干、预冷、包装的初加工厂房;要积极整合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与企业改扩建项目,培育一批实用新型科技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报障。
关键词:尊重民意发展 逗硬执行规划
除此之外,叶祥金、李德祥、胡清三位政协委员建议,逗硬执行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坚决杜绝个人意志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进一步科学定位区域分工,力求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在尊重民意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产业做大做强,引导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效益增长点,避免产业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