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消息(记者 徐荣莉)6月7日下午,达州市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力争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具体做法和工作措施,确定万源市法院、开江县法院、达川区法院3个基层法院,将用一年基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此前,5月30日,达州市中院召开达州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誓师大会,达州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易晓东曾代表达州市中院,与达州市7个区县法院的院长分别签订了“军令状”,要求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
“基本解决执行难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全面推进执行体制、执行机制、执行模式等改革。”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董中平说。据介绍,达州将从切实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执行规范化建设、积极完善执行工作机制体制四个方面举措,确保全市法院两年基本解决执行难。
董中平表示,根据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实际情况,确定了万源市法院、开江县法院、达川区法院3个基层法院“用一年基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其他法院则用两年时间完成。会上,万源市法院、开江县法院、达川区法院、大竹法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就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通报。
据悉,达州中院还将委托第三方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研究制定基本解决执行难的评价体系,确定力争两年基本解决达州执行难的具体目标及指标体系,向社会公开发布。董中平表示,向社会发布评估结果,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能够得到更全面、客观、真实的信息,听到更多“真声音”,发现更多“真问题”,能够得出更加客观中立、更加有信服力的结论,也能够更加彰显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的决心。
相关阅读:
全市法院院长立“军令状”2年内不解决执行难辞职
四川在线达州消息(记者 徐荣莉)5月30日,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达州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誓师大会。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易晓东以“两年内基本解决达州执行难”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会上,易晓东还代表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达州市7个区县法院的院长分别签订了“军令状”。
2015 年,达州两级人民法院强化了对失信人员的惩戒,纳入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4534人,其中有156名被执行人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软卧受到限制,978名被执行人主动到法院履行义务或达成和解协议。在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方面,达州两级人民法院去年共移送立案 15人,判处刑罚2人,司法拘留49人。截至目前,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共司法拘留69人次,1400余名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了义务。
4月20日、4月28日,最高法院、省法院相继召开了全国、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暨执行案款清理工作动员部署会,明确了工作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达州中院结合达州实际,制定下发了《关于力争两年基本解决达州执行难的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两年内基本解决达州执行难。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执结率达到95%以上,标的金额达到80%以上,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终本案件)合规率达100%;全面建立信息化执行查控体系、管理体系、指挥体系、信用惩戒体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干预执行得到基本遏制;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情形基本消除;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人民法院执行权威有效树立,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在当天上午的誓师大会上,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易晓东代表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达州市7个区县法院的院长分别签订了“军令状”。按照“军令状”的要求,达州全市法院的院长为第一责任人,须每半个月听取一次情况的汇报,定期向上级法院和当地党委、人大、政协报告执行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9月以前,全市法院必须对执行难的案件进行“全面清账”,在6月底前与各大银行对接,7月底前与国土、房管、工商等与法院执行工作相关的部门衔接,为保证执行提前做好准备。2017年1月1日起,达州全市将全面实行法院执行工作信息化,并在法院系统开设“网上执行局”。同时,达州全市法院还将在中级人民法院的直接管理下,在各区县法院设立执行分局。
“不能完成目标任务的法院院长,须自请辞职;不愿意辞职的,将按照组织程序提请辞职。”按照“军令状”的要求,即日起的2年内,若全市法院不能达到“2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目标,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采取逗硬措施,强力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