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市中心城区实施“五治”工程挂包责任制推进会上获悉,近期实施“五治”工程挂包责任制存在“三多三少”现象,责任区落实仍需加强。
情况通报显示,市、区“五治”工程三个督查组,于4月6日至8日、4月11日至12日、4月15日对老城片区、南城片区、西外片区“五治”工程挂包责任制实施情况进行暗访督查。从暗访督查结果看,挂包责任制实施情况主要呈现“三多三少”特点:一是市级部门参与较多,垂管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参与较少,目前还有不少单位一次活动都没有开展。二是开展文明劝导的较多,组织义务劳动的较少。一些部门和单位认为责任区域内干净整洁,不需要组织义务劳动。应按照要求,主动发现问题,地上无垃圾可扫,墙上和箱柜上可能有“牛皮癣”广告、陈迹污垢需要清理清洗;人行道干净,绿化带中可能有垃圾需要清除。总之,要因地制宜找事做,积极开展义务劳动。三是集中开展活动的较多,日常巡查的较少。周一至周四各挂包责任单位要派出至少一名同志开展巡查工作,发现责任区域内有“脏乱差”问题,应及时劝导制止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并告之相关执法管理部门。这一工作目前落实得不够好,还需加强。
市五治办要求,切忌“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要真正做到领导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坚持日常巡查与集中活动相结合、文明劝导与义务劳动相结合、反馈问题与监督管理相结合,确保“五治”工程挂包责任制落实生效,以机关、企业单位干部职工示范引领,带动全体市民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秩序,共建共享美好城市家园;新闻媒体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五治”工程挂包责任制开展情况的宣传报道工作。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曝光批评各种不文明行为,推进活动深入开展,营造全民参与“五治”工程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 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