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人们的印象中,每年从除夕到正月初三,达城的大街小巷随时会响起烟花爆竹声,空气中也时常弥漫着刺鼻的味道。不过,不少细心市民发现,今年春节,达城的烟花爆竹燃放减少,不放或者少放烟花爆竹逐渐成为新风尚。
记者采访中,家住南城的刘女士说,过去除夕夜,放烟花的很多,凌晨两点才安静下来,今年1点后,就没有听到爆竹声了。
记者随后走访达城多家烟花爆竹销售点看到,与往年相比,今年烟花爆竹销售略显冷清,前来购买的人零零散散。“年前的生意就不太好,初二初三更是冷清。”达城老车坝附近一烟花爆竹销售点老板告诉记者。
据市环卫处统计,除夕至大年初六,我市在老城区、西外等地共清运烟花爆竹残屑近30吨,比往年减少20%左右。市环卫处清运管理所负责人称,“西外莲花湖、城区滨河路沿线是燃放烟花爆竹最集中的区域,今年烟花爆竹残屑明显减少,这跟老百姓环保意识增强有关系。”
“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相对集中一些,为及时清扫清运垃圾,我们工作人员一直忙到凌晨两三点才结束。”该负责人透露,元宵夜还将有一波烟花爆竹燃放高峰。
虽然烟花爆竹销售未出现增长,但燃放烟花爆竹带来的“春节霾”依然延续。据市环境监测站数据显示,除夕当天达城空气质量指数160,达中度污染,大年初一PM2.5浓度呈急剧上升趋势,达重度污染水平。随后几天,空气状况逐渐好转。
(本报记者 彭凡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