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徐洋
“开门,接幺妹儿咯~”4月30日晚7点50时许,“支客司”呼朋引伴,人群渐渐向达州市巴山大峡谷景区白虎广场、摘月廊桥一带聚集。8时许,锣鼓声敲响,“囍”字大门缓缓打开,“演员们”跳起钱棍舞。
作为巴山大峡谷五一沉浸式狂欢节系列活动的首场重点演出——《巴风土韵・喜嫁千年》沉浸式巴山土家婚俗非遗秀热闹开演。
演出现场
让土家能歌善舞血脉觉醒
土家婚俗非遗秀以土家传统婚俗流程为主线,囊括司锣开道引宾朋、青阶踏歌迎远客、廊桥欢歌接亲行、土家三关招佳婿、泪洒闺楼哭嫁情、支客司趣话逗新郎等10大篇章,让游客在行进式观演中亲历接亲、哭嫁、迎亲、拜堂、闹洞房等传统环节,融入钱棍舞、车车灯、摆手舞、唢呐、高跷等七种非遗文化。
演出现场
“这不是简单的舞台复刻,而是文化血脉的当代觉醒。”导演向海燕介绍,她3月8日写剧本;4月4日,选定角色;4月7日,开始排练;4月30日,首演。这支由106名本地农民与2名文旅职工组成的演员队伍,创造了23天从零到首演的奇迹。
今年59岁的李宗睥是巴山大峡谷的“老演员”,她平日里喜欢跳广场舞,前年就参加了《钱龙游巴山》花式巡游表演,白天干农活、晚上参加表演成了她的生活常态。这次她叫丈夫、女儿一同参与演出,“能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一家人都很兴奋。”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他们于1985年结婚,参演土家婚俗秀仿佛让俩人回到40年前。“当年,我就是迎娶她的,没想到现在还能表演给游客看。”丈夫唐大明出演抬货挑夫,“抬货习俗消失十年了,就是应该将民俗捡起来。”
为什么要选择村民演出?向海燕透露,土家族人天生就能歌善舞,这也不是演出,就是把他们身上最淳朴最真实的感情表现出来。“30%的表演环节保留即兴空间,支客司的土家俚语、哭嫁歌的颤音处理,都源自群众演员的生活积淀,很好地保留了非遗秀的原生态特质和原真文化内涵。”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沉浸大巴山等你来玩
游客杨志程喜欢土家文化,正当他鼓掌喝彩时被土家幺妹系上红绸,带进迎亲队伍。
经过拦门酒、押加竞技、绣球招亲三关考验,杨志程抢到绣球,换上礼服成为当晚的主角——“新郎官”,“很开心,很兴奋,整场表演融入很多土家民俗文化,观众参与感也很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随着土家阿妹唱起《十哭爹娘》,最动人的环节——“哭嫁”登场。
演出的最后,全体游客跟随演员们的脚步跳起摆手舞,大家都沉浸在欢乐氛围中。
演出现场
今年,巴山大峡谷景区以5A级景区创建为牵引,打造多场沉浸式文旅盛宴,不断提升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前有沉浸式实景互动演艺《巴山迎客 山河共生》,让“巴王”“巴后”重现远古巴人春祈盛典;今有群众广泛参与演出的《沉浸式巴山土家婚俗非遗秀》;还有,顶尖团队专业打造的剧目《梦回巴国》,它们将构成景区“文化融合三驾马车”,五一期间将上演60余场。
巴山大峡谷水舞秀
5月1日,“五一嘉年华·沉浸大巴山”2025巴山大峡谷五一沉浸式狂欢节正式启幕,陆续推出峡谷徒步、音乐露营等活动,让游客能在此深度体验、沉浸式游玩。
近年来,巴山大峡谷坚持以文化赋能旅游,以旅游反哺乡村振兴,围绕“沉浸式体验、高品质服务、多元化供给”持续发力,全力打造“全时段、全景化、全业态”的文旅融合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