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姝熹 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张海波
8月22日上午8时许,在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段,地面气温达到36度。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做着电缆下沟巡视前准备工作,他们将按计划开展110千伏兴塔(复兴-塔沱)线、通塔(通川-塔沱)线电缆管沟的巡视运维工作。
工作人员做电缆管沟巡视前的准备工作——给电缆管沟通风
110千伏兴塔线、通塔线主供达州市通川片区,关系着15万余户居民的用电保障。两条线路共有2.9公里电缆敷设在长度为1.25公里的电缆隧道中。
工作人员做电缆管沟巡视前的准备工作——佩戴安全装备
处于地下的电缆管沟常年积攒着大概5厘米深的生活污水,潮湿伴随着恶臭让闷热变得格外难挡,工作人员陆续开展电缆接头的红外测温、接地环流测量、局放检测等工作,经过连续60分钟左右的作业,修复发现电缆运行可能存在的缺陷隐患,确保供电安全。
工作人员下沟
“在用电高峰期,我们会加强对设备的巡视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达州供电公司输电运维班技术员陈庆介绍,除了“下地”,他们还会“上天”——利用无人机巡检,机动灵活、不受地形限制,可以解决人工巡检观测盲区的问题。
工作人员沿电缆管沟进行巡视
“入夏以来,我们采取‘人巡+机巡’的空地一体运维模式,出动巡线1.3万余人次、无人机5000余架次,精准实施16条线路综合检修。”国网达州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方晓烽介绍,下一步,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将积极应对高温天气“烤”验,持续对变电站、输配电线路开展特巡特护,全力做好保供电工作。
工作人员使用无人机巡视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