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晓东 周义 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张海波
“今天的任务是巡视110千伏昆樊线33至49号杆塔,共7.51公里,发现隐患及时做好记录并上报。”8月13日上午6时许,国网达州市蒲城供电公司输电运检班班长何小华一边和同事们分配任务,一边将工具搬上车。当天,他们前往巴山大峡谷深处。
汽车驶出城外,气温逐渐升高。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何小华一行来到110千伏昆樊线33号杆塔附近。
“110千伏昆樊线是为巴山大峡谷供电的主要输电线路。”何小华介绍,这附近的17座基塔分布在山岭间,很多地方既没有通公路,信号也不好,用无人机查看不到杆塔基础有无滑坡下沉和拉线受力情况,只有靠步行才能到现场查看。
何小华用柴刀在前面清障开路,一行人徒步近半小时来到33号塔下,随即和同事一起检查绝缘子、导线、连接点及塔基等状态,确认无异常后前往下一基杆塔。
“跟紧点,夏天杂草长得快,几天功夫就把小路遮掩了。”在翻越36号杆塔和37号杆塔的山坳时,何小华提醒道。
站在37号杆塔下,何小华三人的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滴落到眼睛,被汗水浸湿的工装也紧紧贴在身上,由浅蓝色变成深蓝色。顾不上擦拭汗水,三人从工具包中取出望远镜,对杆塔隐患进行全方位的评估,然后换成相机,对杆塔细节进行拍摄作为存档资料,检查完毕后,还需对检查内容进行记录并签字。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中午,何小华一行简单的用干粮填饱肚子后便前往下一巡视点。41号杆塔下,附近是一处陡直的崖壁,三人简单的对杆塔下的杂草和线路下的树枝进行了清理。
“这里信号好、视野还不错,无人机望远镜更好用。”何小华和同事从背包取出无人机,对线路和杆塔细节进行拍照,近距离观察线路是否存在隐患,线路有没有外破,树木有没有遮挡等。
17时许,巡视完最后一基杆塔,何小华三人的蓝色工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形成一层层的盐渍。半个小时后,他们从树林里钻出来,一天的巡线工作结束。20时许,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窗外的万家灯火便是他们守护的“清凉一夏”。
(国网达州供电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