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网改造+村网共建” 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延伸供电服务“零距离”

2021-02-08 19:24:08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袁敏

侯晓东 达州频道 钟文博

“今天又有三个订单要完成,包含了洗衣机、电视机及电烤炉等电器。”2月5日,达州市宣汉县红峰镇,35岁的李金玲正在自己的农村淘宝家电门店忙碌着清点货物与装车,准备送往红峰镇最偏远的皇城村返乡务工人员王芳家。

“2021年1月,大功率电器销量是最近六年来同期最高的,交易金额是去年的三倍。”李金玲把这归功于当下电能质量的稳定与供电服务的提升。

与李金玲同行前往皇城村的还有国网达州蒲城供电公司胡家供电所的党支部书记张文章与台区经理侯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检查皇城村的用电质量与节前安全用电常识宣传。

线路末端电网坚强兴旺家电产业

红峰镇地处大巴山深处,紧邻万源市与巴中平昌县,是10千伏胡红线高压线路的最末端,而皇城村是低压线路的末端,属于末端中的末端。

李金玲在安装王芳家的新电视。

随着返乡务工人员的增多,买家电的人也多了起来,像这样扎堆买家电,在两年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在盘山路上驱车近四十分钟后,王芳早已在路旁等候着李金玲、张文章、侯羿三人的到来。王芳此次购买了一台65英寸的大电视、一个电烤炉与一台8千克容量的洗衣机。

“以前电视小,而且因为用电原因,春晚都看不成。”王芳说,几年前电压不稳,春晚直播看不了,只能看重播。“别说看春晚,以前打谷子都只能等到半夜,一百斤谷子要熬夜打。”

“好震撼,好清晰!”张文章、侯羿帮着李金玲一起把电视安装调试好后,王芳的儿子地夺过遥控板快速地换起了台,王芳的婆婆也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电视,露出欣慰的笑容,放在一边的老电视显得格外渺小。王芳说:“今年春晚想怎么看就怎么看了。”

“多花点电费也值。”看着大红的电烤炉发出明晃的光热,王芳直言道,由于婆婆年岁已高,电烤炉比烧木柴要省时省力得多,洗衣机也能避免老人冬天洗衣感冒的风险。

“电压228伏,一切正常。”随后,侯羿来到楼下智能电表前,翻动着智能电表的数据,而张文章胸有成竹地念道。

张文章和侯羿在检查电表。

“王姐,你们现在不用舟车劳顿跑到镇上去缴费,直接可以通过手机下载‘网上国网’APP,足不出户就能缴费。”给王芳讲解了网上充费方法后,张文章还给周围的老年人发安全用电的传单,叮嘱一些日常用电注意事项。

“这边家家户户都在我店里买了家用电器。”李金玲送了这一单,又开始了下一单配送。她说:“这几年算是卖家电的红利期,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等政策好,大家也都在外面挣了钱,有财力买大家电,关键是这几年电也能带得动了。”仅一月份,李金玲家电的成交金额就达到了40万元。

农网改造电能稳定富足村民生活

像李金玲这样的大家电卖家,在红峰镇镇上还有一家,店主叫冯家生。整个2020年,他的家电交易也出现了井喷式增长。

“感谢国家电网的农网改造!”冯家生职中电子专业毕业后就回到了老家开了家电维修店,近两年也扩展了电器生意,他深知电能质量的提升对改变生活的重大意义。

与李金玲一样,冯家生也是早出晚归,挨家挨户配送家电“一条龙”,还会自己揽下一些电器安装项目。

“冬怕雪,夏怕热。”家住红峰镇石窝村的于阳忠说起以前的电网直呼“恼火”,冬天下雪压了线,夏天下雨打雷,日常用电直接中断。2006年他开始了自己的养猪事业,刚开始每年可出栏百余头。刚出生的小猪仔得用保温灯,但以前的电网根本支撑不起,小猪也会因此损失几头。

2月6日,冯家生又来检查于阳忠猪场的温控系统。2019年1月,冯家生专门负责了于阳忠猪场的供电线路与空调安装。

“现在三相电一拉通,我养猪的‘场合’也跟着拉大了。”于阳忠记忆深刻,农网改造后,小猪仔的保温灯可以同时开十几个,他的养猪场也增加到五百余头生猪,他感慨道:“现在用电是真的好。”

“2020年12月底下了大雪,得多亏了猪场保温系统运行正常。”于阳忠在进入2021年之前,就宰杀了100余头年猪,产生经济效益达80万元。桥河村龙家崖的龙开国也是农网改造后的直接受益人,他在去年养了80余头猪,目前已全部卖出。

“太多人同时用电,电压负荷大,农网改造之前村民们都只能错峰用电。”侯羿说。

“现在不一样了,以前是能用上电,现在是要用好电。”张文章说。

村民们切实感受到的变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2019年以来,蒲城供电公司10千伏胡红线户均配变容量提升工程共计改造10千伏高压线路2.73公里、低压线路6.15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20台,现在末端电压不足的问题都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在红峰镇新建一座35千伏变电站,也纳入了国网达州供电公司“十四五”电网规划建设中,此举将进一步夯实红峰镇用电环境。

侯羿给王芳介绍安全用电知识。

村网共建服务优质提升乡村活力

“电能质量上去了,我们的服务更要跟上,要为3万多红峰人服好务。”2月3日,张文章在红峰镇石堡村村委会与村支书刘军一道召集周围30余名返乡务工人员,集中解答安全用电知识、用电业务办理以及网上充费等问题。

“有啥子问题,当面问当面解决。”返乡人员侯仁勇为现在贴心的供电服务点赞。包括一些关于电费产生的疑问,也得到满意答复。

此举是镇政府主导“村网共建”的重要内容,石堡村也是蒲城供电公司供电服务的第一个试点村,主要解决周围三个村的用电问题。

“以前我们这里投诉率高,现在投诉率趋近于零。”侯羿作为土生土长的红峰人,是“村网共建”供电服务试点村的主要负责人。在2020年底,蒲城供电公司森林防火工作,侯羿在解决树线矛盾与村民的协调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沟通协调作用。

“好好跟他们说,说清楚利害关系,将心比心,他们都能理解与支持。”侯羿总结出了与村民打交道的“法宝”—“你用电我用心。”

“清除了树障,线路与变压器运行得更放心更稳定,村民的电力获得感就会提升,加上有问题,我们及时解决,他们哪里有机会去投诉。”张文章也时刻在提醒台区经理要保持好良好的服务态度,要与村民融成一片,实现乡村供电服务“零距离”。

“我们把供电服务窗口直接延伸到了村上,定期解决村民用电问题。在春节节前节后,我们将有固定的人员驻扎在村里,做实农村安全用电全方位保障,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蒲城供电公司总经理陈怡松说。

接下来,蒲城供电公司将在村委会设置更多的供电服务点,做好村民的接待服务工作,让村民少跑路,用电更安全,让更多的年轻人留在村里创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