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工会+”模式形成“1+1>2”维权合力 | 法暖巴山·治惠千村

2025-10-24 16:05:0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临近年末,帮助农民工等职工群体讨薪,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10月24日,宣汉县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

宣汉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需求突出。近年来,当地着力打破部门壁垒,通过“工会+”模式深度整合司法行政、商会及各类基层组织力量,实现维权阵地前移、专业力量下沉,形成“1+1>2”的维权合力。

具体而言,“工会+司法”以司法所为核心阵地,整合专业人员担任法律援助骨干,让专业队伍“沉下去”、维权服务“靠得近”。全县13个基层维权工作站均达到“人员有座牌、接待有场所、受案有流程、咨询有记录、办案有卷宗”标准。

“工会+商会”将维权触角延伸至省外。宣汉县总工会秉持“农民工在哪里,维权站就建到哪里”理念,在上海、海口等7个外出农民工集中城市,依托驻外商会建立维权站,提供维权援助、就业帮扶等一体化服务。据统计,驻外商会建立维权站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6场,帮助600余名农民工就业,资助学生200余人,妥善处理劳资矛盾11起,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527余万元。《宣汉县总工会构建“工会+商会”联动维权新格局》入选“四川省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工会+组织”推动维权源头覆盖。宣汉县在乡镇(街道)、企业、医院、学校、专业合作社、村(社区)及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等建立485个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企业新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覆盖率达100%。

“工会+多部门”凝聚协同合力。宣汉县总工会联合法院、检察院、人社局等部门制定《关于协同推进运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实施细则》等文件,构建“工会+检察院”监督协作、“工会+法院+人社+司法”多元解纷等机制,通过“法院+工会+N”模式快速响应诉求,协同处理欠薪等维权线索、案件,参与事故调查等。其中,《宣汉县总工会推动解决职工童某被拖欠劳动报酬案件》入选全国总工会推动治理拖欠职工工资典型案例。

上述负责人表示,他们聚焦欠薪、工伤、合同纠纷等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打造“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争议调解-监督执行”全链条服务闭环,通过“坐班+交办”“线上+线下”提升服务可及性,以典型案例强化示范效应,努力将维权服务转化为职工的获得感。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