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杨正波
近日,《四川省中小学教师师德评价考核办法》和《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实施细则(试行)》开始实施,旨在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师德评价考核具体评什么?怎么评?达州市教育行业“师德先进个人”达川区逸夫小学党委书记李勇,从思想建设、制度制定、监督执行三方面对中小学师德建设考核的操作层面给出观点。
达川区逸夫小学开展的“筝乐团”交流活动。
在思想建设方面,李勇认为,对标办法十条“红线”,学校可以结合“工作例会”“三会一课”“暑假政治学习”等思想学习活动,聚焦“不得发表错误教育观点”“不得歧视体罚学生”等话题,结合有关舆情案例展开讨论和法规学习。
学校师生开展书法兴趣拓展训练。
李勇认为,学生在课堂上起哄属于轻微情节,可以实施点名批评或者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听讲。对于学生有打骂同学、吸烟、饮酒等情形则属于情节较重行为,可以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由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等。此外,对标“有偿补课”“违规推荐教辅”,学校可以邀请师德楷模结合自身经历,解析“有偿补课”“违规推荐教辅”等红线行为的危害,在思想上筑牢红线意识。
达川区逸夫小学学生的课间活动。
在制度设计方面,李勇建议,学校可以用好“家长评、学生评、教师评、领导评”多维评价体系开展师德考核评价,明确“触碰任何一条红线即师德考核不合格”,且评价结果与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评优选先直接挂钩。他表示,教师作为教育评价的主体之一,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行为表现、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学生评价就是要通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关爱学生、教师言行等进行了解评价,促进教师规范言行,避免师德失范。家长评价侧重教师家校沟通、廉洁从教等方面,并进一步增进家长与学校的互信,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评价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师德师风考核的有效方法。
达川区逸夫小学开展的趣味活动。
在监督执行方面,李勇建议,学校可以常态化监督与沉浸式德育教育活动相结合,让“红线”意识融入教师日常工作和生活。一方面,学校通过校级领导包年级、中层干部包班明察暗访形式监督执行,校外悬挂意见箱、公布投诉电话、行风监督员、舆情反映等方式,实时监测教师是否存在“有偿补课”“体罚学生”等红线行为;另一方面,学校以评选“师德标兵”、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演讲”等活动,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信念。同时,组织教师集体宣誓,将“红线”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监督不松懈、育德不停步”的师德守护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