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川东西部协作赋能 宣汉中药材产业迈向新台阶

2025-09-12 14:17:0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王小刚 肖晓雯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近日,位于宣汉县普光经济开发区方斗食品加工园的四川省龙森中药业有限公司,一座偌大的中药材晾晒大棚投入使用。近两年,来自舟山市定海区的浙川东西部协作支持力量为该企业增设了液相色谱仪、药食同源生产一体机等先进设备,新建1000平方米环氧地坪薄涂车间和5000多平方米的中药材晾晒大棚,解决了企业以前依赖电烘干设备、能耗过高的困难。

“以前全靠电烘干,成本高还受天气限制;如今有了这个晾晒大棚,晴雨天都能实现自然晾晒,单月电费就能省2万多元,一年下来足足能节约20余万元。”该公司董事长杨昌林介绍。

该公司是一家集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与科研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在宣汉县及周边区县发展中药材种植8万余亩,种植有木香、木瓜、厚朴、黄连、黄柏、杜仲、党参、天麻等20多个品种,达到年产中药饮片6000吨的生产能力,年吸纳300余人次就业,辐射带动12个乡镇8000余户增收。

龙森中药业新投用的中药材晾晒大棚。肖晓雯摄

据了解,浙川东西部协作近两年持续向龙森中药业提供帮扶资金37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在设备更新、厂房建设和技术提升方面的资金压力。企业利用这些设备开发出“天麻面条”“党参面条”等新产品,拓展了药食同源大健康市场。同时,凭借利益联结机制为普光镇中埝村带来集体经济收入7.4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除了硬件与资金帮扶,科技与人才赋能同样关键。2022年8月和2023年11月,浙江舟山海洋开发研究院与龙森中药业开展特色林源道地中药材复合营养食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今年3月,浙江舟山市台州商会协助该公司市场对接和开展对外销售合作;今年6月,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负责人前往龙森中药业开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方面的科研指导和理论培训,对企业产业及产品规划提出了指导意见。

目前,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与龙森药业正联合开展特色林源道地中药材复合营养食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浙江海洋大学食药学院与龙森药业正着手开展食药同源类中药材休闲食品、面条、饼干等产品研发。同时,这些支持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对企业员工进行了系统培训,助力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素养。

如今,该企业打通了浙沪等10余个省份的市场渠道,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宣汉中药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宣汉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药材已成为宣汉县现代农业五大优势产业之一。据初步统计,全县中药材面积约27万亩,主要种植品种70余种,年产中药材超4万吨,综合产值18亿元以上。宣汉县拿到“药物之乡”“中国木香之乡”等称号。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