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材”如何做成“大产业”?达州这场座谈会给出答案

2025-07-16 09:49:12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王泽华 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张海波

近日,达州市中药材科技特派团建设暨服务阵地建设座谈会在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代表齐聚,共谋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达州市中药材科技特派团建设暨服务阵地建设座谈会现场

达州素有“秦巴药库”之称,拥有4000余种植物资源,其中可入药品种超千种。然而目前仅开发80余种,资源利用率不足3%,产业发展面临“面积大、质量差”的困境。达州市中药材科技特派团团长于长春指出:“种源混杂、技术落后、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竞争力。”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的缺失,更成为产业升级的瓶颈。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纷纷道出发展痛点。万源润雨中药总经理项能鹏反映,盲目扩种导致品质下降,亟需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宣汉盛源药材韩东则指出,由于缺乏市场引导,部分药材供过于求,价格剧烈波动。“农民种了卖不掉,企业收不到好原料”的困境亟待破解。

针对企业代表提出的问题与建议,科技特派员代表提出了精准服务方向:一是强化种业创新,聚焦道地药材品种选育、提纯复壮与标准化繁育;二是推广实用技术,在规范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林下生态种植、产地初加工与炮制等方面提供“菜单式”指导。达州市科技局也表态,将实施“特派员与企业双向选择”机制,确保技术服务精准对接,并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技术攻关。

产业振兴需要多方协同发力。未来将重点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品质提升、全链构建和服务赋能四大任务,推动产业向高质量集约化转型。作为特派团依托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充分发挥农林、医药、检验检测等领域的学科人才优势,打造“达州道地药材协同研究中心”,聚焦关键难题攻关、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此次座谈会为达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通过科技赋能和政校企协同,达州丰富的药材资源有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随着全产业链的完善和科技支撑的强化,“秦巴药库”的品牌影响力将不断提升,为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贡献独特“达州力量”,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