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教师陈红芬:跨越千里,两度援川

2025-06-25 11:22:5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代强

四川在线记者 袁城霖

6月23日晚,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阶梯教室,一场“杜甫诗集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举行,10多名五年级学生采用绘画、表演、朗诵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令不少观摩教师耳目一新。

策划“杜甫诗集项目式学习”起于5月中旬,该校教师李怀容找到来自浙江舟山市定海区的支教教师、学校副校长陈红芬,请教撰写学习方案、制定分组学习计划。

在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教师们开展教学工作常常主动找到陈红芬听取意见和建议,大到制定教案、小到布置假期作业等。这位去年9月到校支教的老师,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教研活动,听家常课、为教师做讲座,努力提高老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陈红芬本是定海区教师进修学校的一名教师,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已有10余年。定海区与宣汉县在浙川东西部协作中结对。2019年10月,她通过浙川东西部协作平台报名前往宣汉支教,主要负责对宣汉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业务指导。那次支教仅有两个月时间。去年9月,她再度申请援川,来到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支教之旅。

陈红芬上随堂课,了解学情。

“那两个月过得很充实,除了指导宣汉县教师进修学校校本课程研修工作,还参与了宣汉13个‘国培项目’课程实施,挤时间到20多所乡镇学校上展示课、听研究课。”回忆6年前第一次来川支教,陈红芬记忆犹新。

第一次支教期满,为宣汉教育事业多做一些事情,是陈红芬心中的执念。在她看来,应倡导启发式教学,要寓教于乐,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要实现这个目标,转变教师思维尤为重要。

回到定海后,她担当起两地教育互访交流的“媒人”——3次组织定海区骨干教师到宣汉开展送教活动,推动宣汉200余名校长分4批到定海访学。陈红芬定下目标,要再次到宣汉支教。

去年,由于有关政策对教师支教年龄的限制,这是她最后一次赴宣汉支教的机会,在与亲人商议后,她毅然报名。

“要带班上课,给其他老师作示范。”第二次支教,陈红芬希望沉入教学一线。她把想法告诉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校长李霞。李霞认为,把精力都投入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上,对学校更有利,陈红芬应允。

陈红芬给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全体教师做讲座。

刚到校,陈红芬就有了面向众多老师传递新教学理念的机会。彼时,学校正在开展赛课活动。陈红芬连续三天全程听课,把一本听课记录本几乎写完,并利用周末时间整理成PPT,次周周一给全校教师做了专题讲座。

帮助学校老师适应新课改教学理念,是陈红芬第二次援川的工作目标。学校早上8点20分上课,陈红芬总是8点前就已经到校,她观察日常课堂、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陈红芬与“石韵研习社”教师磨课,为优质课展评活动作准备。

很快,陈红芬发起成立由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石韵研习社”,包含语文、数学2个组,每个组各十来名教师,通过教学论坛、课例研讨、外出访学等方式,帮助教师适应新的教育模式。

陈红芬位于教学楼5楼的教务处办公室,总会迎来“访客”。同一间办公室同事孙利说,老师们反馈的变化是,上课不是完全跟着教案走,而是注重随堂应变,注重思维启发,多问学生“为什么”。

6月上旬,该校一名教师在达州市第五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养成课堂教学优质课展评活动中夺得一等奖。回顾近两学期,该校教师参与的赛课活动,得奖数量明显增多。结合老师和学生对课堂效率的反馈,让陈红芬感觉到很有价值感。

虽然身在宣汉县育才石岭小学,陈红芬心系宣汉其他学校的教育。她仍参与宣汉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国培项目”,为校长和骨干教师们作讲座,并经常到全县10余所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指导工作。从去年9月起,她听课150余节,作了10余场讲座,指导教师上课20余节。

下学期结束后,陈红芬将结束在宣汉的支教。“会不舍,这边老师待我很好,生活上很照顾我。”她已作决定,离开后“石韵研习社”不会解散,她会继续共享资源,持续交流新的教学理念。(受访者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