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达州频道 杨正波
为推进川渝地区幼小双向科学衔接合作工作,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4月22日,达州市举办主题为“双向赋能·科学衔接”的川渝地区幼小衔接学术研讨会。
学术研讨会现场。
活动由达州市教育局、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幼儿园园长专业委员会主办,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部“双名计划”王仕斌名校长工作室、四川省庞娟卓越园长工作室承办。来自川渝地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教研员、幼教同仁、小学教育同仁,教育部“双名计划”王仕斌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及青年成员,四川省庞娟卓越园长工作室成员及学员共同参加会议。
活动分为“启智篇”“追寻篇”“探究篇”“实践篇”四个部分,设有“主旨演讲”“专题分享”“经验交流”“圆桌论坛”“校园观摩”“联合教研”“专家点评”等内容。其中,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李静在主旨演讲中介绍,读拼音、识汉字、做计算题、背课文是“小学化”现象的突出表现,当前应该加强培养幼儿高挫折商、自我价值感、自我生长动力等方面的能力。“圆桌论坛”中,与会人员各抒己见,针对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积极建言献策。
圆桌论坛活动现场。
达州市教育局局长邓剑介绍,幼小衔接并非简单的知识过渡,而是身心发展、习惯养成、能力培育的全面准备。要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化游戏化、生活化教学,注重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坚决摒弃揠苗助长的功利化倾向。
邓剑介绍,此次研讨会正是川渝携手共进、深化合作的重要契机。要进一步加强两地沟通协作,健全跨学段教研机制,畅通教师交流渠道,共研共解衔接难题。同时,要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的积极作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让家庭成为习惯培养的沃土,让社会成为实践拓展的课堂。
幼教事业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积极开展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深化教学评价改革,优化教育方法,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师资培训案例,推动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双向奔赴、有机衔接,让改革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名儿童,不断推动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