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开江: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

2021-06-07 14:41:41来源:四川在线-达州频道编辑:袁敏

两项改革是一篇前后相续的大文章,“前半篇”重在调整优化、形成物理变化,“后半篇”重在提质增效、催生化学反应。自两项改革实施以来,开江县在其副中心任市镇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通过聚焦执法权限下放、执法机制优化、执法力量提升,有效解决乡镇综合执法权责不清、运行不畅、能力不足的问题。

聚焦执法权限下放 解决执法权责不清的问题

“时间快,还少跑腿,方便多了。”近日,在任市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周殿福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土地使用权证时笑得合不拢嘴。

周殿福是该镇狮子庙村村民,由于家里人口增多,住房不够,打算在自家原址改建住房,以前办理房产手续需要村、镇、县层层申请,精简放权后,周殿福只需村里出证明,镇政府核实后很快就能办理,这让他省了不少心。

在推进两项改革过程中,开江县在优化资源配置上出实招,高位推动、增势赋能。综合考虑镇村面积、人口数量、发展质量等因素,在执法权限下放方面,依法下放直面群众、点多面广且能够承接的审批、服务等权限确保各镇职能清晰、权责对等。

让职能下放清单化

采取县直部门“端菜”和乡镇“点菜”相结合的方式,对执法内容、执法方式相近相同的事项进行整合,梳理下放权限,制定权责清单,累计下放规划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安全监管等行业系统行政处罚权及相关权利317项。

让职责边界明晰化

明确授权下放执法权限的法律责任和工作责任由乡镇承担,委托下放行政执法权限的法律责任由放权部门承担,工作责任由乡镇承担,确保乡镇执法有依据,执法有底气。三是人员调度统筹化。公安、司法、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县级部门明确1名以上人员派驻乡镇,与镇本级从事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场镇管理等执法工作的力量组成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统一管理。

聚焦执法机制优化 解决执法运行不畅的问题

针对全县各领域、各层级行政执法原由各部门及其所属执法队分别承担,存在职责交叉、执法力量散弱等突出问题,以及乡镇一级因没有执法权而存在的“看得见的管不着”的困境,开江县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问题根源,科学合理配置执法要素。为解决执法主体在职能协同、工作配合方面出现运行不顺、衔接不畅等突出问题,开江县注重内部机制优化,通过在行政监督层面和片区执法层面建立协调机制,有力保障综合执法顺利实施。

优化执法机构

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内设综合室(案件办理室)、投诉举报中心、指挥调度中心和三个行政执法中队,所有执法人员在指挥调度中心的统筹协调下开展执法工作,解决执法多头指挥、协调下不畅的问题。

优化执法方式

构建“镇管面、队管线、员管片”的三级监管体系,将监督、巡查、执法的触角从镇延伸到村(组),从源头上强化违法行为监管。建立“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联动配合机制,形成“统一指挥、部门协同、快速反应、整体联动”的综合执法模式,提升执法质量。

优化执法监督

健全完善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体系,加强执法人员纪律培训,运用派单制、信息技术手段,防止执法调度不积极,防止执法人员推诿扯皮,防止人情执法和利益执法。

聚焦执法力量提升 解决执法能力不足的问题

“我们村实施的饮水、道路等工程质量不好……”5月21日中午,任市镇老街村群众汤代银向前来走访的镇政府工作人员反映情况道。

群众有所呼,干部必有所应。该镇政府一班人立即行动起来,统筹力量,兵分多路,迅速走遍了老街村的田间地头,走访群众、核查实情,推动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赢得村民交口称赞。

年初以来,任市镇聚焦执法力量提升,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全面提升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执法水平,着力解决执法能力不足的问题。

提升执法能力。一方面抓好“一专多能型”执法力量培养,2020年举办专题培训班4场次,现场指导执法10余次;另一方面改善执法条件,集中采购执法记录仪17套,执法车辆3台,实现执法能力软件与硬件双提升。

严把执法资格。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授予执法资格,执法时,统一执法形象、标准、标识、证件、文书,否则不得从事执法活动。

彰显执法成效。通过综合执法人员下沉执法一线,第一时间接触违法行为并有效处置,实现了执法效能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2020年开展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320余次,案件受理率、调处率、结案率均达100%,且无一起行政诉讼发生。(来源:开江发布)

    编辑推荐